王石川
40岁的白茹云是河北邢台市南和县的一个农民,2011年罹患淋巴癌,在病床上与诗词结缘。2017年2月6日,她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讲述了自己和诗歌的故事。《中国诗词大会》上的二十几分钟,白茹云让观众过目不忘。
《中国诗词大会》上最让人动容的选手,既不是才貌双全的00后少女武亦姝,也不是沉稳而又有底蕴的北大博士生陈更,而是身患癌症的河北农民白茹云。动容,并非源自她多有才思,也不是她的淡定气质,而是她的苦难命运。
动容源自多重“冲突”。也许在一些人看来,既然是农民,种好地就是了,干嘛喜欢上诗词,附庸风雅?既然患上癌症,好好治病就是了,不应该有闲心品赏古代诗词啊。既然家庭贫寒,治病让家庭境况雪上加霜,更不应该埋首于诗词欣赏。这么多违和,自然让人难忘,也让人关心白茹云的悲苦遭遇。
谁说农民就不能喜欢上诗词呢?写诗、背诗不是诗人的专利,任何人都可以写。此前媒体披露了一群工人诗人的境况,他们喜欢写诗,且写得不错,比如曾在东莞打工的打工妹郑小琼,其笔下有流水线上的工人,有自己苍凉的际遇,她的诗作多次获得官方大奖。
再比如有个叫老井的矿工,写过矿难的诗,有这么几句:在辽阔的地心深处/有几十个采摘大地内脏的人/不幸地承受了/大地复仇时/释放出的万丈怒火,已炼成灰烬……兄弟们/把你们悲戚、潮湿的灵魂/这条条闷热、漆黑的闪电/都伏到我的肩上吧……这样的诗是用心写出的,不装不俗,字字撞击读者的心扉,让人读后无不震撼。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