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关假调料,你关心的问题都在这里!
2016年底,天津独流镇被曝存在调味料造假现象,众多调味料知名品牌都成为造假对象,且造假时长已超十年!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老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料,却成为黑心商家谋取私利的途径,实在让人不寒而栗。关于这些“餐桌上的问题”,你有必要知道!
一、独流镇调料造假历史超十年
1、这些造假窝点以什么形式聚集独流镇?
据记者调查,聚集在独流镇的造假窝点多达四五十处。当地知情人表示,独流镇大规模的制假窝点被四五家垄断,他们雇用当地人,分散在镇内多个地方隐蔽加工,将窝点分布到独流的各个地点,把风险分散。到了晚上或者下午,再把这些小作坊货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但近年来,在与厂家打假的博弈中,造假者一直在变换策略:分散的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逐渐向周边村镇转移、加工地点任意转换、发货时间不在固定……
2、造假数额几何?
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独流镇调料造假行业已有十多年历史,刚开始是一些造假窝点加工假冒名牌老醋对外出售,越做越大,后来开始做其他的假调料,并在当地慢慢形成聚集。
当地做得大的窝点,一天出货量差不多五六车。假货老板以刘某、邢某某等人最为知名,两人年龄均为四五十岁,平常开着保时捷和奥迪轿车,很少在窝点出现。
当地也早已延伸出完备的产业链。在独流当地生产的假调料,使用的包装纸箱和标签均可买到,而生产瓶装类的调料,还有专门的人回收旧调料瓶,利用火碱刷洗干净再卖给造假者。
3、造假产品涉及哪些品牌?
雀巢、太太乐、王守义、家乐、海天、李锦记等知名品牌均在被造假的行列。制造的假调料包括酱油、十三香、白醋、味精等多种必备调料品。
4、假调料如何制造?
将用过的八角、花椒、小茴香,回收后晾干、粉碎,简单加工灌装,就能成功炮制一包假冒“王守义十三香”。
工业用盐、色素、食品添加剂加上自来水一勾兑,贴上标签就是一瓶“李锦记”牌或“海天”牌酱油。
5、这些假调料对人体有何害处?
记者根据在造假现场查获的长舟牌“高级精制盐”包装袋上的联系方式,电话采访其生产厂家及售卖该款产品的卖家,两方均表示,该盐属于工业用盐,不可食用,也不能用于食品生产。
专家解释,工业用盐含有大量杂质和很多有害成分,如亚硝酸盐是致癌物,还有一些重金属,会伤害肝脏、肾脏。而用这些工业用盐勾兑的假酱油,有可能已经在市面售卖十余年!
其次,被印在加调料包装上的甜蜜素、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添加剂虽然可以食用,但是须严格按相关标准添加,过量也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比如苯甲酸钠,作为一种防腐剂,虽然有防止食物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但用量过多会对人体肝脏产生危害,甚至致癌。
6、这些假调料都售往何处?
这些假冒劣质调料,通过物流配送或送货上门的方式,流向北京、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山东、四川、黑龙江、新疆等全国多地。
二、打假者被指“养假”:给两千保半年没事
1、目前打假进度如何?
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责成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实有关报道,严肃查处违法行为。食药监总局、公安部已派员赴天津现场督查。天津市静海区已组成联合执法队伍,迅速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1月16日,执法人员在一处生产假冒酱油的窝点查处的涉案物资装满了五辆货车。
截至16日24点,公安部门已经拘留涉案人员7人。依法查处调料造假窝点3个,缴获王守义十三香4箱计18.4公斤,4000多升冒牌酱油醋及灌装机器等物品。
此外,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通过举报者提供的线索来追查造假产品目前的位置和流向,并在北京市各大市场及周边开展了大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调味料类产品的来源、票据以及是否具有合法资质等。目前已经抽取了200种样品正在进行检测,并将根据抽验结果对造假者给予严厉查处。
2、打假历史
1月11日,天津独流镇,一家生产假酱油村民家中,罐装并贴完标签的假东古酱油。
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独流调料造假行业已有十多年历史,“造着造着越做越大”,对应的,“打假”历史也已经长达十数年。
2002年,十三香公司的打假人员就来到了独流镇开展打假活动,至今已14年。随后,也有其他公司的打假人员陆续到达独流镇。
十三香打假负责人说:“没有哪个地方像独流镇一样,经过这么长时间还打不掉的。之前造假规模最大的是广东深圳、东莞一带,我们花了4年时间就打掉了。江苏兴化也是打了4年,现在彻底没有了。而在这个地方,从我们发现他们造假到现在已经14年,一直搞不掉。”
这个在全国范围也算得上规模巨大的造假窝点,在多方努力合作的打击下,非但没能根除,反而愈演愈烈。
执法人员在展示造假者勾兑的酱油。
3、造假为何越打越多,如此猖狂?
据十三香打假负责人介绍,公司打假人员依靠的主要是公安机关,辅以工商和技术监督部门。但由于联系相关部门,再办理手续耗时不少,经常是打假人员到达窝点,对方却人去货空。
其次,造假者在与执法者周旋的过程中不断变化自己的应对方式,变更加工地点或发货时间,加大了打假难度。
隶属于公司法务部门的太太乐鸡精打假团队负责人认为,独流镇打假屡禁不止,主要是处罚力度不够,每次都是查抄假货,却抓不到人。
同时,造假者还深谙“花钱打点关系”的“道理”。某造假者称这很平常,“只要有钱,就没有搞不定的事,上周我家一个造醋的点被查,最后花了2000块钱摆平。”
最严重的是,当地曾出现“一边打假,一边‘养假’”的现象。有些打假人员一边打假,一边收受造假者提供的好处。有些厂家的打假人员找到造假窝点或者在物流公司查到假货,不会真正动手去查,造假者只要给钱就可放过。
[责任编辑: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