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北大屠夫”做公务员12年:钱少事多不招待见

2016年09月24日 06:49:57  来源:中国网
字号:    

  原标题:“北大屠夫”陆步轩坐冷板凳12年:钱少事多不招待见

  12年前,“北大才子街头卖肉”让陆步轩成为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其后当地政府将其“招安”,成为一名从事地方志工作的小吏。

  12年后,“北大才子”再出惊人之举——广州卖肉。一向被人们誉为励志、朴实的陆步轩最终还是回归“屠夫”。

  从猪肉佬到公务员,最终重操旧业,陆步轩的命运轮回整整走了12年。期间,陆步轩编纂地方志400余万字,华发早生,满身的猪肉铅华早已荡然无存。再过几年,他可以提前办理退休手续,颐养天年。而在此时,51岁的陆步轩为何再举屠刀,杀猪卖肉?是命运作弄,还是另有心结?——这年头,虽说公务员辞职不再稀罕,但陆步轩的离职和“北大才子”的命运却再度引发人们的猜测和广泛关注。

  12年立言400余万字,成果被束之高阁。

  2003年7月,《华商报》一则“北大才子长安街头卖肉”的新闻,将沦落到街头卖肉的陆步轩推到了风口浪尖。在采访中,陆步轩讲述了他从北大毕业后,由于一次错位的分配,使他“一步错,步步错”,几经失败,最后鬼使神差的拿起屠刀,被迫干起了张飞的营生。

  陆步轩出名后,数百家单位向他伸出橄榄枝,当地政府倍感压力,区委书记亲自出面找其谈话,诚挚希望他留在当地。陆步轩在历经了多年的风雨漂泊之后,终于进入体制内。陆步轩坦言:从内心来讲,卖猪肉并非我的本意,我始终以文化人自居,在我眼里,卖猪肉毕竟是下九流的行当,但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追求稳定、安逸的生活,体面地做学问始终无法释怀。

  2004年3月,陆步轩进入长安区志办工作,当时办公室有3人,除他之外,还有一个主任、一个副主任,主要任务是编俢地方志与地方综合年鉴,到目前为止,他作为骨干,参与了两部年鉴、一部地方志的编纂工作,共计400多万字。

  12年间,区志办的人员不断变化,而他是唯一一个没有流动的“兵”。陆步轩渐渐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坐冷板凳的文字匠,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却不招待见。按照领导的讲法,地方志为存史、咨政、育人的工具书,过去修史编志之人称之为“史官”,类似司马迁和他的《史记》。可事实上,经济社会,没有人把它当一回事,所有的成果基本被束之高阁。对此,陆步轩自嘲:借用当地某官员的话,不修志也不影响长安人民的生活!

  收入“今不如昔”,没弟弟卖猪肉赚的多。

  从2004年进入长安区志办工作,陆步轩感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向记者晒出了工资单:离职前,他的基本工资是1972.38元(扣除三金后)、津贴为3150元,每月为5122.38元;第13个月只发基本工资。全年工资收入63440.94元,加上每年10000多元的目标责任奖,合计约75000元。

  陆步轩透露,自从进入体制内,生活其实并没有什么改善,甚至是“今不如昔”。到区志办上班之后,他不得不把肉铺转让给自己的弟弟继续经营,老婆随之失业,现在两个儿女正在读书,上面还有老父亲需要赡养,家里花钱的地方很多,每月的工资勉强可以维持基本生活。

  年过知天命之年,陆步轩却选择去职重操旧业。用他的话讲:日子太平淡,一眼可以看清10年、20年之后的情况,缺少奋斗的激情,不想混日子,想换一种活法。

  据了解,陆步轩是卖猪肉的一把好手,别的档口一天才卖1-2头,而他的档口一天可以卖12头,遇到逢年过节,最高可卖到40多头。陆步轩从1999年夫妻开始卖肉,到2010年转让给弟弟歇业,11年时间,他卖猪肉赚了200万,后来买了商品房和商铺。

  然而,耐人回味的是,做了12年公务员的陆步轩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感觉有些无奈:“经济压力实在太大”。而他弟弟的猪肉档每年却有几十万的收入。

[责任编辑:郭晓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