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又一大科学装置开工 中国挑战宇宙线起源之谜(图)

2016年08月03日 10:30:57  来源:参考消息网
字号:    

  7月3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完工。据介绍,FAST突破了射电望远镜的百米极限,它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与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它将在未来10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原标题:英刊称中国不再是“科研新星”:高质量研究产出已成常态

  核心提示:中国去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研发投入规模在全球仅次于美国。一些领域的中国科学家已经超越了海外同行,但也有科学家认为,中国仍然缺乏创新思路,还没有成为科研强国。

  参考消息网8月3日报道 港媒称,近日,在四川一处海拔4410米的山顶,中国科学家开始建设“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灵敏度最强的宇宙射线探测装置。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日报道,科学家打算修建一个容积超过北京“水立方”两倍的水池,希望捕获来自遥远深空的神秘粒子,借此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比如证明爱因斯坦的宇宙理论有错误。

  报道称,英国著名科学刊物《自然》每四年评选一次全球科研“新星”,列出那些在科研领域迅速崛起的国家。最新榜单上有印度、波兰和沙特阿拉伯,但中国首次“落选”了。

  《自然》杂志表示,“中国在高质量研究产出方面的突出增长已经成为常态,所以我们不再将中国视为新星”。

  中国拥有崭新的科研设施与全球最庞大的科研队伍,正在科学领域开拓自己的天地。一些领域的中国科学家已经超越了海外同行,但也有科学家认为,中国仍然缺乏创新思路,还没有成为科研强国。

  报道称,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坐拥12亿元人民币预算,建设期将跨越五年时间,而这只是中国内地开展的众多大规模硬件项目中的一个。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已在贵州完工,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即将升空,而政府还在考虑更加宏伟的项目,比如世界最大的粒子对撞机以及载人火星探测工程。

  中国去年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以上,研发投入规模在全球仅次于美国。

  位于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是一所以培养教师为宗旨的高校,但该校科研人员依然撰写了大量“世界级”论文,2015年的发表量达到2012年的两倍以上。华东师范大学吸引了美国纽约大学、得克萨斯州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研究院所的学者前来参与合作研究。

  《自然》杂志在其官方网站上称,中国内地有太多像华东师范大学这样的研究机构,“我们可以专门为它们办一整本杂志”。

  但上海学术期刊《细胞研究》的编辑王杰(音)认为,资金、硬件和科研队伍的规模尚不足以把中国变成真正的科研强国。在她负责的学科里,中国科学家已经在干细胞、结构生物学等少数领域取得领跑地位,但在其他许多领域里,他们仍在追赶西方科学家的脚步。(编译/刘子彦)

[责任编辑:张晓静]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