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造街热"风靡 古村落面临"消亡"威胁

2016年06月28日 11:33:54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字号: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愿意去乡村旅游,在那里可以感受到祖辈的生活——种地、采摘、吃农家饭,美哉、乐哉。此外,除了适合休闲娱乐,古村落还有着很多历史,那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古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加上“仿古建筑,小吃一条街”的疯狂“造街”,不仅使古村落因过度开发失去原真,而且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

  近日,兴平市的宏兴码头生态观光园和“花田公社”观光园两家乡村旅游项目因不顾法律法规,违法占地而被执法部门强制拆除部分建筑一事在网上持续发酵,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目前陕西的古村落呈现着怎样的面貌?其中有着什么样的问题?又该如何正确地开发利用?当中的政府、专家、投资商、村民各自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又该如何避免彼此间的矛盾?为解开这些疑惑,本报记者展开走访调查。

  古村落面临“消亡”威胁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发祥地之一的陕西,遍布三秦大地的古村落蕴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原汁原味的文化风貌。而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现今,传承历史与文化的古村落却在城市文明与建筑的大潮中逐渐走向没落。

  今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陕西省政协文史委组织委员先后深入咸阳、渭南、安康、延安、榆林等地市围绕古村落保护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后发现,古村落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兴致勃勃地热衷于“造街”行动,一方面眼看着历史的遗存破败消亡而“不作为”。“陕西有107个县区,16757个行政村,73692个自然村,而目前官方公布的2555个中国传统村落中,陕西仅入选30个。”陕西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周敏调查发现,陕西传统古村落在分布上也较为分散,且大多分布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其中陕北地区的古村落多以窑洞式建筑为主,保存较为完整的有17处;陕南地区的古村落汇集了大江南北的各式建筑的特色,保存较好的约有14处;关中地区自古就是帝王文化的所在,可是经过岁月销蚀与战乱破坏,这里的古村落只剩下了12个,其中多数在渭北地区。

  在绥德县白家硷乡贺一村,进入村子没多远,就有一道坍塌了的石墙碎块挡在路上,旁边半道墙的缝隙里夯了不少小石块。在重点保护院落“武魁状元家”,可以看到其门侧的“武魁状元旗杆”已倒,门口两尊石狮子早已损毁,院内也散落着砌墙的碎石块,只有立在院中的照壁还能看出当年的华美;而在我国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的故里——耀州区东北部旱塬上的孙塬村,虽然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有关孙思邈的文化古迹遗址,但村民告诉记者:“前些年古村城墙的城门还在,时间长了,人们不重视,现在也不见了。”

  由于基础设施陈旧简陋、保护意识缺乏等问题,许多古村落在经过时间的流淌和岁月的洗礼后不得不面对“消亡”的威胁,古村落保护已经迫在眉睫。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