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   正文

子在渊:封桥底就可“防民工落脚”?

2012年12月25日 16:02 来源:广州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20多天前,河南郑州市中州大道的高架桥下,民工刘红卫在寒冷、饥饿和疾病中死去。现在,中州大道已全线禁止民工住宿,立交桥下部分地区还设了花盆和铁栅栏以防民工落脚。当地街道办称已为民工准备安置点。这种封闭桥底、不让民工落脚的做法是否合情合理?以下两文从不同角度探讨。

  正方 桥底禁宿亦有善意

  就事论事,以铁栅栏与花盆将桥底围蔽,剥夺民工夜宿权利,很容易招惹众怒。然而,站在公共管理的角度,也是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桥底露宿已经造成民工冷死事件,引发全国关注,当地管理部门再不闻不问、听之任之,行吗?万一再发生同类事件,咋办?

  桥底四面通风,无遮无拦,根本不适合住宿,尤其最近天气异常寒冷,漫漫长夜露宿桥底很容易被冻伤,加上缺乏照顾,让人担忧。无论从人道主义,还是公共管理角度,禁止民工露宿都无可厚非,不管倒是失职。何况,当地并非只是一味禁止,把民工赶走了事,而是为民工们准备了安置点,为他们提供基本的住宿和避寒需要。体现善意的管理,还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呢?

  民工们说高架桥附近昼夜都有货车卸货,露宿桥下更易找到活干。作为管理者,不妨将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在就近设立安置点,问题便可迎刃而解。(连海平)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