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在多地调查采访发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大小城市刮起了一股人工造景热潮。从南到北,从一线城市到偏远县城,大大小小的植草种树和圈水挖湖工程愈演愈烈。专家提出,“大跃进式”的城市造景之风需要反思。
“绿城”不绿:部分城市造景跑偏
不久前,郑州市园林局有关人士称,今年郑州市区将新增绿地700万平方米以上,相当于郑州市民人均新增绿地近1平方米。对此,不少郑州市民表示困惑:为啥老百姓感受不到身边的绿色多了呢?
近年来,随着城市改造、道路拓宽,一度有“绿城”之誉的郑州,绿意却似乎悄然减少。一些干道两旁的大树被砍掉或移走,有的则换成了草坪。炎炎夏日,一些无奈市民在电动车上安装太阳伞,“自制”一片荫凉。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城市生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胡建华介绍,城市造景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植树种草的绿化主题;二是人工湖、水系建设。前者门槛较低,资质要求不高,后者起步虽晚,但大有后来居上态势。
今年初,广西南宁市宣布,将投资300亿元,力争到2020年打造出一座滨水生态城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至少有40个城市提出类似“水城”建设规划。其中既有南宁、西安这样的大城市,也有聊城、沁县这样的中小城市。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