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社会  >   正文

媒体称新旧24孝昭示中国亲子关系从伦理走向和谐

2012年08月15日 13:43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题:新旧“24孝”:字里行间昭示中国亲子关系从伦理纲常走向和谐沟通

  “卖身葬父”“扼虎救父”“弃官寻母”“尝粪忧心”……元代郭居敬辑录的24个孝子故事,在数百年后终于迎来了“继承者”——国家有关机构日前发布了新版“24孝”行动标准,昭示着中国传统“孝文化”下的亲子关系,正由重视伦理纲常和愚忠的“孝”转向关注父母内心需求、强调和谐与沟通的“孝”。

  这份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发布的“24孝”新标准,包括了: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教会父母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透露出对“精神赡养”的重视。

  “百善孝为先”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古训,“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重要伦理思想。新旧“24孝”之间,不变的是千古“孝道”的内涵,变的是践行孝道的方式,催化剂则是时代的变迁。

  在旧“24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东汉的郭巨家境贫寒,得一子后担心影响赡养母亲,于是决定埋子奉母。文学家鲁迅曾撰文,“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旧‘24孝’太过时了,‘父为子纲’的论调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合肥市民周宜诚说,新的行动标准真是说到为人父母的心里去了,感觉很实在,也很符合社会的现实需要。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