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在“用工荒”大背景下,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平均工资数据,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达2049元,比2010年增加359元,增幅达21.2%。相比一些新入职的大学生,农民工的月收入要更高,一些有技能的农民工,旺季月收入过万元,超过一些白领。
不少大学生感叹:历经十几年寒窗苦读,通过竞争惨烈的高考,经过4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高教洗礼,毕业后竟发现需要和农民工兄弟抢饭碗,且工资还比农民工低。不少媒体也对此现象广为报道。
部分大学毕业生起薪低于农民工,是农民工工资不该这么高,还是说明知识真的贬值了?
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处于劳动力底端的农民工拿低工资很正常,这显然是社会对农民工的长期歧视造成的。其实,考虑到农民工的劳动环境和劳动强度,他们的工资早该提高了。
另一方面,如今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扩招后的10年间,大学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递增,入学率达到了60%,有些地方甚至高达70%~80%。“大学生”已不再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词。
因此,“学历”不是衡量工资高低的唯一标准,我们还要考虑工作行业、职位等因素。另外,大学生和农民工是两类完全不同的群体,其人生轨迹和就业前景完全不同。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主要是专业技术型或脑力劳动型,而农民工,一般是体力劳动。两个群体的工资水平其实并不具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