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出台《海洋灾害防御“十二五”规划》,提出将投入5亿元重点建设海洋灾害综合观测网等海洋防灾减灾“五大工程”,构建与海洋开发相适应的海洋灾害防御体系,打造平安海洋。
浙江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西北太平洋沿岸,是易受海洋灾害影响的省份之一,每年海洋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几十亿元。近几年,受气候变化影响,浙江省风暴潮、赤潮等灾害频发,海啸、溢油、危化物、核泄漏等潜在的海洋灾害风险也十分突出。
为了提升海洋灾害防御水平,近几年,浙江省相继实施了“千里标准海塘”、“强塘固房”和沿海防护林建设等一系列工程,在防范和应对海洋灾害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大量工业园区、滨海旅游区和大型基础设施已在滨海沿岸一带布局建设。海洋灾害防御面临的观测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预警预报水平不够高、防范和应急能力不够强等问题日渐突出。
为此,“十二五”期间,浙江将投资5亿多元,重点实施海洋灾害综合观测网、预警网、信息服务网、应急指挥体系和风险评估与区划“五大工程”,弥补原有海洋灾害防御体系的不足,建立广覆盖、全流程的海洋灾害防御网络。
“这‘五大工程’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水利塘防等硬工程,而是以技术系统为主的软工程。”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总工程师童加朝介绍说,这些工程最终会形成一个与海洋开发相适应的海洋灾害防御体系,提升浙江省沿海安全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及海洋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有效保障海洋经济发展和沿海地区群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