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清明假期首日迎祭扫高峰新祭奠方式获中国人青睐

时间:2012-04-04 11:39  来源:新华网

  清明假期首日,中国各地迎来祭扫高峰,一些新颖的祭奠方式也备受人们青睐。

  根据民政部清明节工作办公室对全国150个群众祭扫观察点数据统计分析,2日各观察点共接待祭扫群众541万人次,祭扫车辆63.5万台次,分别较去年增长了25%和36%,共有近3万名职工参与服务保障工作。

  据介绍,由于应急准备充分,宣传组织到位,在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群众祭扫秩序良好,未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

  上海2日迎来了扫墓踏青集中出行的高峰,其中通过高速公路出市的车流同比上周近乎翻番。为应对车流高峰,上海公路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排堵保畅,包括对数万车辆实施免费放行。

  首架从高雄飞往福州的航班2日准时抵达福州长乐机场,当日9时至10时,就有连续3架航班共438名旅客从台湾直航福州,福州机场迎来了清明台胞回乡祭祖客流高峰;泉金航线也于2日迎来入境客流高峰,近300名出入境台胞中,7成以上祖籍泉州。

  随着时代发展,一些新的祭奠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接受。

  从今年清明节开始,中国清明网将推出新的祭拜平台,通过与实体陵园合作,运用3D技术,带来更加逼真的网络祭扫体验。

  中国清明网通过与实体陵园公墓的数字化合作,帮助陵园在网上建立3D虚拟公墓,网上陵园可以与实体陵园做到景观的一一对应,呈现出更加逼真的全景效果,带给使用者更加真实的祭扫体验。

  从“放炮烧纸”到“鲜花音乐”,从“焚香磕头”到“烛光祭奠”……2日上午,在合肥市殡仪馆举行的集体共祭活动现场,每位市民领取一支鲜花,在肃穆的音乐声中擦拭亲人的骨灰盒,集体向烛光祭台上的遗像鞠躬致哀。之后,大家一一将手中的鲜花插到祭坛上,构成两个寄托哀思的字:“思念”。没有了鞭炮声与硝烟,取而代之的是放飞气球、祈福墙等更为现代的情感表达形式。

  献花、诵诗、唱歌、种树……2日,吉林省长春市市民王洪德家族的三代26口人带着鲜花齐聚吉林省农安县祖先的坟前,他们先对墓碑进行清洗,然后依次敬献鲜花,接着朗诵一首怀念祖辈的诗篇,全家老少又一起唱起了家庭的传统赞美歌,向祖先三鞠躬行礼。最后他们在祖辈的坟前撒上花种,折上新柳。

  记者在南宁市的一些祭品市场和墓园走访时则看到,传统祭品遭受冷遇,鲜花、水果等绿色祭奠品,俨然成为清明扫墓的新时尚。

  正在选购鲜花的严小姐说,这几年清明节她都使用鲜花作为扫墓的主要祭品,鲜花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象征,更能寄托自己对先人的怀念之情,而且拿鲜花去祭拜比较方便和环保,适合像她这样的年轻人。

  而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呼和浩特市丁香路小学的学生们和市边防检查站的官兵一起,来到内蒙古博物院,学习蒙古族革命先烈的奋斗历程。

  上海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处长吕春玲则在2日透露,为进一步推广海葬,节约公墓土地资源,上海将大幅提高海葬家属补贴,从过去的每具骨灰补贴400元提高到2000元。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分享到:
编辑:芮益芳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