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31日,长青园骨灰林基地,公益性骨灰墙,存放骨灰不多,大部分都空着。记者调查得知,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市民还是选择购买墓地,而北京经营性公墓存在无现墓,价格昂贵等现象。

3月26日,延庆某陵园内的“花草葬”,存放骨灰不多,墓碑都是空白的。
近年来,随北京推出1万元左右的骨灰安葬、零付费的海撒等低价、节地安葬形式,墓葬的比例有所降低。目前,北京1万元左右骨灰安置率占比近21%,不过,这种安葬形式和传统的墓葬不同,主要是小型、环保、节地的安葬形式为主,比如树葬等。
清明将至,本报记者调查北京多家公墓,发现价额昂贵的墓地依然存在。事实上,北京对于墓地价格有明确的定价标准,其中墓穴租赁费(20年租期),为城近郊区1500元/每平米,远郊区县1000元/每平米;墓穴管理费严格规定为墓造价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