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信息交流更加畅通,工厂之间的待遇差别很容易就知道,年轻人的流动也是用脚投票”
四川金堂市广兴镇的邹磊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今年23岁的他7年间已经换了10份工作。“可能不止10份,有些零工就不算了”,邹磊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说。去年春节前他辞去成都一份鞋厂工作,在东莞长安镇一个电子厂做起了车工。
“来东莞工作是因为父母也在这打工,先呆着,慢慢再谋出路吧。”邹磊是从“留守儿童”变成农民工的一个典型。
邹磊的经历和父母完全不同。他的父亲邹俊德在东莞长安镇一家医院干了已经10年,母亲在这家医院也做了8年护工,去年10月才因身体原因换了一份给人看孩子的活。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去年底对全国2043位农民工所做的就业趋势研究表明,农民工“短工化”趋势随年龄减小而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短工化”趋势更明显:与1980年前出生的农民工相比,“80后”农民工第一份、上一份和每份工作平均持续时间分别由4.6年减至1.7年、4年减至1.5年、4.2年减至1.5年。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打工增多,企业与其诉求差距日大,不少人频繁跳槽,“厂漂”“短工化”现象在当前“用工荒”中特别明显。在受访企业主和多位专家看来,这不仅加剧了“用工荒”形势,也影响了打工者自身发展,给社会稳定、企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都形成不良影响。他们呼吁,及早重视“厂漂”“短工化”等趋势性问题,对打工者群体和企业双方给予引导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