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学校榜样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者往往一厢情愿地认为榜样就应该是完美的。所以,在实际的榜样教育中,学校给学生提供的是一座座经过修饰、掩盖过缺点的雕像,并不是有血有肉的、可以打动人心的人物。学生在学校的榜样教育中原本没太大主动性,如果接触到的榜样再比较干瘪,他们会对学校提供和树立的榜样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反感。
在塑造和宣传榜样时保留他的“缺点”,很多时候不但不会损伤其影响力,甚至还会拉近榜样与普通人的距离,扩大他的影响力。以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为例,社会在宣传他时往往只强调他的创新精神,但他在上学时是个“差生”,爱逃学、爱捣蛋,他的“差生”经历会产生不可思议的作用——让许多在学校被贴上“差生”标签的学生懂得,“差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优势和天赋,也能改变世界。
中国青年报:真正有效、受少年儿童欢迎的榜样教育方式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
孙宏艳:首先应以少年儿童为主体,结合他们成长的需要来塑造榜样。如果有可能,可以让孩子自主选择榜样。其次,少年儿童需要去神化的榜样。在榜样塑造中,不要一味排斥榜样身上的“缺点”。可以赋予榜样一些时尚元素,让榜样偶像化。对于少年儿童明星崇拜的问题,我们也不用过分担心,甚至否定一切明星。我们可以引导少年儿童的偶像崇拜,发掘明星身上存在的正能量,使偶像榜样化。最重要的是,我们应提供一批少年儿童能接受、喜欢接受的榜样和偶像,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记者 向楠 实习生 邢赫男)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