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公益慈善面临信任危机 专家称应加强政策研究

时间:2011-10-25 16:18  来源:人民政协报

  对中国公益界来说,刚刚过去的夏天实在不太平。郭美美、“卢美美”、尚德门诈捐事件、河南宋基会被指挪用善款放贷、格桑花假账事件……不论是“官办”慈善机构还是草根NGO,都面临着公众信任危机。

  清华大学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邓国胜教授认为,2011年是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危机年”。危机过后的反思最重要,今后,公益组织该如何发展?

  近日,在上海联劝基金会开放日沙龙上,来自政府、企业、草根NGO等机构的人士聚集一堂,探讨了这一话题。

  专业公益机构一定要存在

  国字头基金会出现公众信任危机后,许多人认为,草根组织将获得更多的资金。

  对此,联劝基金会副理事长吕朝不以为然。

  “公众一般不会区分哪些是官办机构哪些是草根组织;此外,钱都给草根组织,先不要说你这个组织没有知名度,你有没有能力消耗这么多钱?汶川地震时,七八百亿的捐款给了官办公益机构,不要说七八百亿,就是七八亿元给一个草根组织,它能消化得了吗?”

  吕朝认为,不论官办还是民办,公益组织事实上均是中间机构。“专业的中间机构一定要存在,绕过中间机构不能解决问题。对于个人来讲,需要找到受益人。靠他自己能不能找到?这个人能不能把资源发到那里?还要有很好的评估和反馈给捐赠人,这些工作其实是需要专业机构来做的。现在的问题是专业机构的公信力很弱。”

分享到: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