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上海开始效仿美国模式,试点为孤寡和无子女老人签订“生前契约”,约定身后事细节。然而,试点5个月以来,仅2名孤寡老人签约。倒是一些有子女的老人怕麻烦子女,纷纷前来咨询。下半年,“生前契约”模式将逐步向有子女但无能力操办的老人推广。
“我的告别仪式要阳光一点,更要与众不同。”家住浦东的丁老伯近日成为第二位“吃螃蟹”的人。“告别仪式上不要放哀乐,就放我最喜欢的《命运交响曲》。我不喜欢白色的菊花,告别仪式上要放满我最爱的玫瑰花。”丁老伯和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约定:“百年之后”要办一个快乐的人生告别仪式。
“咨询的老人很多,但是能迈出这一步的很少。”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吴晓刚透露,工作人员专门到敬老院推广,但是收效甚微。“老人回避身后事,他们认为签下‘生前契约’会‘触霉头’。”
大部分老人对此顾虑重重。一对六十多岁的夫妻膝下无子,住进了敬老院,身后事也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他们瞒着周围的老人电话咨询“生前契约”的事宜。但是当工作人员提出上门给他们解释或是寄些资料,他们当即拒绝。老夫妇害怕敬老院的其他老人知道后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
不少有子女的老人却对“生前契约”很感兴趣。截至7月底,有52位老人电话咨询“生前契约”,16位老人当面询问情况,其中30位是有子女的老人。他们不少是子女有残疾或重病,或者子女长期在国外或外地,甚至有人怕给子女添麻烦,但多因为不符合办理条件而被婉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