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四惠地铁站,一拨又一拨的上班族打着伞出站。晨报记者 柴春霞/摄
预报中的大到暴雨昨天晚高峰没有出现,却似乎提前到了早高峰。这场再度让市民和有关部门严阵以待的暴雨为何“爽约”?市气象台解释,是因为午后冷空气的突然插入,阻挠了强降水的发生。而昨天清晨突袭的强降水并非暴雨提前,而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插曲”。
雨情:早高峰遇暴雨
市气象台雨量统计显示:29日5时到9时,全市平均降水量11毫米,城区平均20毫米,西北部地区16毫米,均达到暴雨水平。突袭的暴雨刚好发生在早高峰期间,令上班、上学的市民,尤其在西北部地区活动的市民来不及防备。
一直到中午,无论市气象台还是媒体传递的信息仍是下午有大雨、局地暴雨。但14时20分,市气象台解除了雷电黄色预警信号;15时45分,暴雨蓝色预警解除“强降雨云团明显减弱,傍晚到夜间仍有小到中雨。”晚高峰时期,大到暴雨“瘦身”为小到中雨,伴随市民回家路。
释疑:冷空气致“失约”
“暴雨怎么提前了?”“上班时候的大雨怎么没有预报?”市民发出众多疑问。对此,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魏建民解释说:“29日清晨,北京局地发生较强的对流天气,但只有十几公里,这在预报上有一定难度。”对于下午暴雨的“失约”,魏建民说,是冷空气在“作梗”。大约14时,市气象台从最新观测资料发现,一股冷空气突然从低空插入进来,切断了对流空气往上走的通道,对北京的强对流天气产生不利影响,削弱了降雨的强度,导致晚高峰的降水仅仅达到小到中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