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小外孙,陈婆婆一直觉得亏欠,住院的这几天来,她一提起外孙就会流眼泪,但是面对别人同情的目光时,小潇哲却会用笑容回应。
“我想读书” “我还想照顾外婆”
潇哲和外婆是南充蓬安县人,陈婆婆的老伴早逝,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女儿在潇哲3岁的时候和丈夫离婚,后来女儿的精神出现问题,无法照顾家庭,几乎都是外婆照顾小潇哲。
陈婆婆有类风湿,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要来华西医院住院治疗,陪伴她的都是小外孙。2007年,潇哲的母亲病情加重,不得不长期住在精神病院,而陈婆婆的类风湿也越来越严重,一到冬天连行动都困难,不到10岁的小外孙开始分担生活的压力,买米买菜,陈婆婆坐在轮椅上炒菜,吃完之后,潇哲还要收拾碗筷、打扫房间。
现在,潇哲已经是陈婆婆无法离开的一根“小拐杖”,每年六七月,潇哲放暑假后,陈婆婆就会带着小外孙到医院治疗。每次到成都治病,陈婆婆就东拼西凑七八千元钱,住完院回去报销之后再把钱还上。由于在成都没有亲人,总担心钱不够的祖孙俩只能尽可能节约。如今两人的生活来源靠的是婆婆1000多元的退休工资。陈婆婆说,潇哲从生下来几乎就没穿过新衣服,都是穿左邻右舍穿过的旧衣服,一周家里吃一两回肉。几乎没吃过零食,也没出去玩过的潇哲却也没有抱怨,他知道,家里情况不太好,所以,潇哲从来不会对外婆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