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五四运动时期,当时的有识之士如胡适、陈独秀等又转而从思想文化层面入手,寻求社会的革新。五四以前,可以说热血青年还在寻找救国之道的阶段,而到了五四运动时期,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们已经开始从思想文化入手来进行变革。
在具有现代政府雏形的国民政府建立之后,虽然社会上层出现了一些变化,但是当时的有识之士发现社会生活依旧没有进步,中国的下层即一般社会,依旧是死水一潭。于是革命逐渐深化,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从1927年到1949年,出现了新的英雄,来探索如何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新的国家。抗战激发了中国一般社会的革命意识和爱国意识,涌现出了无数的抗战英雄。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县以下的乡镇一般是由乡绅来管理的,是现代化最薄弱的层级。而抗战则把变革深入到乡村,把最草根的人民凝聚起来了,连一些大字不识的老太太都深明大义,都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也因此出现了很多平民英雄、草莽英雄,如贺龙、彭德怀等,都是贫苦农民出身。
人民论坛记者:为什么会有文化英雄到平民英雄的转变呢?
张颐武: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迫切需要转变,而这种转变是彻底的,要深入到基层,是上层与基层的全面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之中,就理所当然地出现了平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