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乃宜老人还债的钱,一分一毫,都是辛苦节省下来的。曹益民 摄
台风“桑美”夺走他3个儿子,留下60多万债务,老人承诺“人走账不灭” 4年多来,老人每天喝稀饭,编渔网,勒紧腰带已经还掉40多万元
八旬“诚信老爹”子债父还
超强台风“桑美”夺走了苍南老人吴乃宜的3个儿子,并给这个破碎的家留下了60多万元的债务。
吴乃宜这个平凡老人,做了件极不平常的事——他省吃俭用替早逝的3个儿子还清信用社的贷款和渔具店的借款,已有40多万元。
“做人要讲诚信,要凭良心,哪怕借了一分钱都要还。”今年82岁的老人操着浓重的闽南方言说,还有20多万的债务,他会继续还上。
3个儿子走了,留下的债务我来还
吴乃宜老人的家在一个偏远的小渔村——苍南县霞关镇三澳村。他有4个儿子,都是地地道道的渔民,日子普通但是和睦。
2006年,虾皮捕捞特别赚钱,吴家的4个儿子拿出所有的积蓄,又借了60多万元,筹够100多万元买了艘钢质渔船,成了霞关镇第一批拥有钢质渔船和先进捕捞工具的渔民。
没想到,就在那一年,“桑美”台风在霞关港登陆了。渔船翻了,除了二儿子吴秀全,3个儿子再没能上岸。二儿子也因为在海水中泡了太久,暂时失去了劳动能力。
巨大的悲痛击倒了当时77岁高龄的吴乃宜老人。更让他担忧的是,家里失去了大部分的经济来源,今后的日子怎么过?60多万元的借款和赊账怎么还?
台风过后不久,有不少债主上门讨要债款。但当他们看到吴乃宜老人的境况时,都觉得开不了口。他们觉得,这笔债是要不回来了。
这时,吴乃宜老人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对每一个债主承诺:“我会想办法还债的。”
老人没念过多少书,但他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儿子已经死了,我不能丢儿子的脸!”
4年多,一家人从没添置过新衣服
3个儿子过世后,苍南县政府给台风遇难家属分发了一笔补助。有两个儿媳妇拿走了其中大部补助,把年幼的孙女留给老人抚养后,回了娘家。
老人拿到了24万元的保险赔付。加上之后出售打捞起来的渔船,一共有将近40万元。这些钱老人一分都没留下,全部拿来偿还了当地农村合作银行的贷款和私人借贷及利息。
“老人家,你把儿子的卖命钱都给了我们,以后你们的日子怎么过呀?”拿到钱的债主这样问,老人乐观地说,我还有双手,能养活全家人。
背负着20多万元各类渔具的赊账款,攒钱、还债成了吴乃宜老人4年多来生活的唯一目的。这几年来,他一直过着难以想象的清苦生活。
一盏15瓦的节能灯,几件看不出颜色的陈旧家具,这就是老人现在所有的家当。
4年多,他每天只吃两顿稀饭;自家门口一小块地上种了青菜、花菜、大蒜和葱,平常摘一棵拿盐水煮一煮就是一道菜;过年的时候,要靠好心肠的朋友或亲戚送来一点肉,老人才能开个荤。
4年多来,吴乃宜老人一家没添置过一件新衣服,衣服袖口和裤脚磨出了毛边,还在继续穿。两个小孙女的衣服也是亲戚朋友送来的。
就这样,老人拿着每个月不到3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要靠大家救济才能养大孙女。但为了还清债务,这个驼着背,站起来只有1.6米左右的老人,倔强地以自己的孱弱之躯,来担当起一份过于沉重的责任。
编织渔网的收入,全拿去还债
虽然老人已经把开支省到不能再省,对于巨额的债务来说还是杯水车薪。但是他们的年纪大了,不可能去打工赚钱,怎么办?吴乃宜和老伴决定,编织渔网赚取一点收入。
眼睛看不清了,手脚不灵活了,还是要织。织一张网,能卖100元,却需要两个老人2个月的时间,算下来每天只能赚几角钱。这样的收入实在微薄,两个老人却经常织到晚上12点才休息。
这期间,台风中受伤干不了重活的二儿子吴秀全不忍心再让老父亲一个人承担债务。2006年,他拖着病重的身体和妻子外出打工。踩三轮、开机床,什么工作都接;为了省钱,他没有回过家。夫妻做得辛苦,一年多省下1万多元,给父亲去还债。
就这样,吴乃宜老人一家勒紧腰带,一点一点地积攒,够一笔欠款后就立即拿去还债。
老人乐观地说,日子会变好的
老人的故事,感动了霞关镇的每个人。家住邻村的谢月娥,与吴乃宜家非亲非故,吴乃宜却称呼她为“干女儿”。当年谢月娥从别人那里借了5万元给吴乃宜,事情发生后,她没跟老人提还钱的事情,自己默默地替老人还上了这5万元债务。
霞关镇上卖渔船绳索的黄敬瑞,当年吴家兄弟在他店里赊了7万元的绳索。4年多来,黄敬瑞从来不跟老人提这笔赊账,反而是吴乃宜主动先还了2万元。
黄敬瑞对记者说:“老人坚强,很厚道,不管多苦多难都重信义、守信用,这一点让我敬佩。”
苍南县农村合作银行霞关分理处也组织好几次来吴乃宜家慰问,送去慰问金。负责人陈开艳告诉记者,他们对吴秀全的再次贷款也采取了优惠政策,以种养殖农贷的低利息给予贷款。
对这些热心人的帮助,吴乃宜老人说得最多还是感激,虽然目前家里还有20万的欠账没有还清,但老人说:”今后的日子会变好的。”(沙默 薛毓训 应玉云 苗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