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德刚在推船
放学的孩子坐船回家
他们做的好事多得连船都装不下,唯一收入是政府每年补贴的1500元
昨日,天气异常寒冷,河风吹得人直打颤。送完最后一批上学的孩子后,吴德刚上岸,点燃一堆柴火取暖。
“明天该老黄推船,我就可以回家了。”吴德刚说。
36岁的吴德刚是平昌县南风乡友谊水库的摆渡人,老黄是他的搭档,大他7岁。从1989年起,两个人便一人一天地轮流划船,免费送当地人过河。
烟波浩渺的水面上,吱吱呀呀的桨声里,两个人从青年悄然进入壮年。他们划动双桨的身影,成为友谊水库上最动人的风景。
一人一天轮流划船出行
南风乡是平昌县的“西大门”,境内有一座水域面积1800余亩的友谊水库,水库边有一个永福村。上世纪70年代水库建成后,村子三面环水。船,就成为联系外界的唯一交通工具。
吴德刚和黄河宝都是永福村人。1989年,刚20出头的黄河宝,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想去外地闯荡。恰在此时,水库上的摆渡人年迈体衰,村里又没人愿意接受这一苦差事。
时任村支书的父亲一次又一次地给黄河宝做思想工作:“我作为一个村支部书记,连一个划船的人都找不到了,还有啥子脸面?”黄河宝被父亲的话震住了,他默默地从老艄公手中接过双桨。
恰在那时,吴德刚中学毕业。由于家贫无法继续上学,尽管年龄不大,但他个子高,有体力。村上的干部找到他,“推船的年龄大了,现在还暂时找不到人,你暂时推着。”就是这句话,让年龄相差7岁的黄、吴二人结缘。两个人约定,一人一天轮流推船出行。
21个寒来暑往,最早的木船被淘汰了,换成了现在的铁壳船,但这对搭档一直没有拆开过。
义务帮渡河人装卸货
友谊水库宽100余米。这艘核载25人的铁壳船,不但渡人,还要装各种物资。
每逢赶场天,渡船南北两岸奔波不停,去时载人,回来时,猪、牛、羊、电视、摩托车全都涌上船。到岸后,他们还帮着村民卸货,船舱里留下的垃圾和牲畜的粪便只得自己清扫。
每天中午或傍晚,山路上飘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准是孩子们放学了。他们把船停稳,然后到岸上一个一个接孩子们上船。
“黄叔叔”、“吴叔叔”,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两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只听声音,闭着眼睛就知道是哪家的孩子。
“码头的石阶太滑了,要是有人掉到水里咋办?”两个人一合计,决定进行整修。没有人过河的间隙,他们就挖土取石,断断续续干了两个多月,在码头上重新安砌了石坎。
冬夜送产妇过河
尽管事情已过多年,黄河宝仍记得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2003年冬天的一个深夜,外面下着小雨,家中的狗狂吠不止,“黄哥,黄哥……快起来,帮一下忙,我要过河。”急促的敲门声将黄河宝惊醒。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同村的李明亮。“我……我老婆,她……她难产……”李明亮焦急地说。黄河宝胡乱抓了一件衣服,顶着寒风就跑。
等他们气喘吁吁赶到码头时,李明亮老婆的情况已十分危急了,黄河宝急忙把应急矿灯打亮,帮着把病人抬上船,使足了全身气力,平时需要15分钟才能推到岸边,但这次不到10分钟就把他们送到了大坝。
后来听医生说,若再晚半个小时母子可能就没命了,为了感激黄河宝,李明亮的孩子一直管黄河宝叫“干爹”。
21年来,两人究竟做了多少好事?但一提起这两个人,大家都不约而同竖起大拇指,“他们做的好事船都装不下。”村民们说。
21年不收一分钱
长年风里来雨里去,黄河宝、吴德刚皮肤粗糙,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得多。两个人都有胃病,黄河宝患有明显的哮喘。老黄说,这都是生活无规律落下的。
“忙起来还好些,还有人可以说说话,闲下来等人时,水面上安静得很,日子最难熬。”吴德刚说,这个时候,瞬间掠过的白鹤、偶尔出现的野鸭,都会给他们孤寂的生活带来乐趣。
每年春节,是两人最忙碌的时候。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船舱内十分闹热,大家都在盘点一年的收获。看到这样的场面,吴德刚默默地撑船,心情很复杂。“年轻时候,我也想外出打工挣钱,后来也有机会出去,但我走了哪个又来接替呢。”经历数次的内心挣扎,吴德刚留了下来。
有人不解地问,你那么年轻咋个不出去?还有人表示怀疑,你既然挣不到钱,还能坚持到现在?对这些问题,吴德刚最初还要解释,后来懒得搭理了。
黄河宝家同样艰难,家庭全靠妻子一个人支撑,四间土坯房年久失修,很多地方已经开始掉墙土,家中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早已放不出图像来。
由于没有经济来源,一双儿女早早外出务工,“最对不起的是女儿,她五年级就停学了。”黄河宝哽咽了。
“他们二十多年没收一分过河钱,唯一收入来源就是政府每年补贴的1500元。”永福村党支部书记黄河安的话语里满是歉疚,“全年1500块钱能做啥呢?他们是在为全村人尽义务啊,如果他们不撑船了,村里1000多人怎样过河呢?” 记者谢颖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