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京城12日可能再迎降雪(图)

时间:2011-02-11 08:38   来源:新京报

  

  昨日,景山,游客们在山顶瞭望被大雪覆盖的故宫。本报记者 薛珺 摄

  昨天,北京迎来60年最晚初雪,未来几天还会有降雪天气吗?北京市气象台称,12日有可能再次出现降雪天气。

  据分析,北京降雪容易集中在某一个时段,也就是说连续性降雪出现的概率较大。不过,由于气象部门现在观测到的降雪天气条件不是特别充分,所以目前发布的常规天气预报中没有报“降雪”,而是“阴天”。

  连发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这场60年来最晚的初雪,从前天夜间22时飘落京城,昌平站首先观测到有降雪,然后从北往南下。

  据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金兰介绍,昨天中午以后,降雪的强度明显减弱,下午2时后,除个别地方外,大部分地方的降雪基本停止了。截至昨天下午2时,全市平均降雪量是2.7毫米,城区平均是3毫米。总体分布看,北边比南边大,大部分地区的降雪量都达到了中雪,最大降雪量出现在昌平(最早开始降雪的地方),达到了大雪。

  因为降雪,气温也升不上去,昨天白天大部分地方的气温普遍在冰点以下,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仅为-2℃。在这种情况下,积雪会融化一些,但不可能全部融化。入夜后气温和地表温度进一步下降,积雪再次冻上,这样反而会比白天下雪时路面更滑。昨天后半夜,部分地区有零星小雪。

  昨天8时15分和下午4时20分,北京市气象台连续发布两次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连续性降雪出现概率较大

  今天白天仍有弱冷空气活动,将带来三四级北风。据统计资料分析,北京降雪容易集中在某一个时段,也就是说连续性降雪出现的概率较大。这是因为前次降雪后,空气湿度较大,水汽较充沛,所以容易产生持续降雪。2008至2009年度的冬季,北京也是12月、1月无降雪,但2月份连续出现3次。这种情况今年也会发生吗?未来几天还会有降雪天气吗?

  郭金兰表示,现在比较关注12日,目前对外暂报的是“阴天”,“主要是现在观测到的降雪天气条件不是特别充分,专家意见也不是很一致,所以想再观察观察。”

  释疑

  “人工影响”仅是锦上添花

  新京报:网上有传言称这场雪是人工降下来的,因为太长时间没有下雪了。是这样吗?

  郭学良(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主任):现代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是基于自然云和降水的形成过程建立的,自然云中含有水分,但不一定会变成水滴形成降水。人工影响天气,就是通过飞机、火箭等运载工具向云中播撒催化剂,促进自然云中水分向水滴的转化过程和提高转化效率,如播撒碘化银催化剂,形成大量的人工冰晶,促进云中水分凝结成水滴,从而形成降水。

  具体到这场雪,人工影响天气仅是锦上添花,做不到无中生有。只有具备适宜降雪的天气条件时,才能进行人工增雪。人工增雪就像催化剂,将雪很难降下变成容易降下,或将小雪变大雪。只有当天空有云,云里有小水滴或小雪晶时,人工增雪才能想办法促使雪晶很快长大,并克服空气浮力形成雪花降落下来。如果晴空万里,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的方式是不可能形成降雪的。

  9区县37作业点人工增雪

  新京报:有一种说法是“原来报小雪,后来下了中雪,都是人工增出来的。”请问“人影作业”的情况如何?作业效果的评估结果如何?

  张蔷(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从前天夜间到昨天中午,在密云、门头沟、延庆、海淀、平谷、昌平、石景山、房山及怀柔9个区县的37个作业点,进行了多轮次的催化作业,一共燃烧了1200多根碘化银烟棒。

  人工增雨(雪)的催化剂有碘化银、液氮、干冰等几种。液氮、干冰对环境一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碘化银有一定影响,因为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但量很少,撒播在上万平方千米的高空,构不成污染。碘化银催化剂用量在每平方公里0.5克,因此对环境不会造成直接影响。

  关于作业效果的评估,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催化后明显感觉到雪有增大的趋势,但不好具体量化。因为人工增雪的检验机制是世界性难题,检验作业后到底增加了多少现在无法确定,专家目前也只能通过判断效果、雷达监测等手段估测。哪些是人工做出的贡献,哪些是天然的,无法分开,但“人影作业”对增加降水量确实是有帮助的。

  冷空气水汽相逢助降雪

  新京报:1951年以来,初雪拖到次年的只有5次,前4次为1970年1月2日、1974年1月9日、1983年1月5日和1984年1月29日。今年为何下的这么晚?和以前初雪较晚的几年有何共性?

  张培群(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应用与服务室主任):北京地区出现少雨雪天气与北方干旱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个是北方冷空气相对势力非常强,二是西太平洋上空的副热带高压相对比较弱,比较弱的副热带高压对我国的水汽输送作用非常弱,在强冷空气的作用下,基本上没有在北方地区形成有效的冷暖空气的交汇,无法形成降水天气,这样就造成北方地区,包括北京在内,长时间无降雪。

  此次降雪得益于从山西一带向东移动的一个降水云系,给北京地区带来了良好的水汽条件。

  陈大刚(北京市气候中心短期预测科科长):这几次初雪较晚的原因都差不多,就是冷暖空气配合不好,雪下不来。降雪对天气条件的要求很高,除了要有冷空气,还要有水汽输送,它们还要刚好在上空碰面;空中、地面温度也要适宜等。

  全国情况

  天津、河北、山西等气象干旱区大部出现降雪或雨夹雪

  多省市跨区域联合人工增雪

  本报讯 中央气象台监测数据显示,9日至10日8时,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苏等气象干旱区大部出现降雪或雨夹雪。各地气象部门适时开展的人工增雨(雪)作业起到了一定作用。

  据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贵名介绍,入冬以来,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发生较严重的气象干旱,主要原因在于:北方入侵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南方输送至北方的水汽异常偏弱,直接导致了冷空气孤掌难鸣冷暖空气长期无法在华北黄淮等地形成有效的交汇,使得这些地区降水明显偏少,形成干旱。

  立春之后,暖湿气流开始活跃,水汽条件较好。此次冷空气与暖湿气流交汇位置偏北,为气象干旱区带来了良好的降水条件。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副主任王广河称,9日至10日,气象部门抓住有利天气条件,组织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等地采取跨区域联合作业。截至10日12时人影作业信息统计:共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2架次,飞机累计作业飞行面积达14.99万平方公里。实施地面人工增雨作业787次,发射增雨炮弹6448发,火箭2197枚,燃烧烟条1875根。作业影响区普降小雨雪,部分地区达到中到大雪。

  王广河表示,人工增雨(雪)作业需要一定的云和降水条件。受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都还做不到晴空条件下“人工造雨”。气象部门正监视天气变化,加强旱区人工增雨(雪)作业条件分析和预报,抓住有利时机加大人工增雨(雪)作业力度,提高作业效果。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编辑:许莉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