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心英、林琳、王姝姝、王艳玲(从左至右)在太中银铁路工地上很难得地聚在一起。刘鑫焱 赵桂军摄影报道
【阅读提示】
她们是80后女孩,也是铁路工地上的女职工;她们来到建设工地的原因各不相同,最终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共同努力,建设经得起考验的高质量铁路。她们就是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太中银铁路项目部的4位女职工——王姝姝、林琳、王艳玲和魏心英。
1月11日,上万名铁路建设者历经4年多艰苦建设的太(原)中(卫)银(川)铁路正式全线通车。在火热的太中银铁路施工一线上,吃苦耐劳的80后建设工人的身影随处可见,而中铁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太中银铁路项目部的80后女职工们,则是这一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王姝姝:“男同志能干的活儿,我也能干”
“我为爱情而来,又因建设太中银而收获真爱!”80后女职工王姝姝因为丈夫在一线参建工程,主动要求来到一线工作,夫妻俩在工地一起工作了4年。去年,丈夫调回集团公司,但她依然坚守工地至今,在拌和站担任试验员。这个工种每晚都要值守盯班,直到凌晨。
太中银铁路对浇筑轨枕的混凝土要求高,作为试验员,王姝姝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参与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和含气量。原材料试验多,每车散装水泥要经过她的检测合格才能储存进罐,为此她经常误了饭点。为了保证检测质量,下班后她还要精心保养仪器,比别人晚走。
施工中浇筑混凝土遇上人手不够时,王姝姝还主动帮其他男职工做试块、振捣、抹平、收面等程序。因此她的手上经常磨出水泡,但她总是微微一笑,用针挑破,继续和大家一起奋战。
有时思念丈夫,王姝姝就背诵起丈夫常说的打油诗:“铁鞋踏破路还长,经纬水准肩上扛……”她理解男职工的艰辛与苦涩,也以丈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男同志能干的活儿,我也能干!”
林琳:“女孩修铁路就要拿出男孩的豪气来”
1988年出生的林琳,在工地负责过磅和收料。她牢记老铁道兵出身的父亲的嘱托,把坚持质量看做是天大的事,凡是不符合规章的事,坚决不办。一次,一位司机来交验石子,她查到石子水分大后提出不能过磅,只能折合方量。司机不同意,对她出言不逊,林琳坚持原则、严词对答:“你不送料可以,我不能损公利你,做事得讲良心!”
每天早晨,林琳不到7点就来到磅房,山里温度比城市低,秋冬季节经常冻得人无法握笔,她就用嘴哈气暖一暖手。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她过的磅准确无误,经手的单据从未出过差错。林琳说,每次过磅一定要多核算两遍才行,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关系铁路的质量。
夜幕降临后,林琳也会感到孤单和害怕。从小到大,这是她第一次在深山里生活,并且单独住一间冰冷的房子。“如果不是爸爸的教诲,我也不可能来与钢筋混凝土为伴。‘既来之,则安之’,女孩修铁路就要拿出男孩的豪气来!”她坚定地说。
王艳玲:“只有坚守铁路才能实现我的理想”
王艳玲在工程部任资料员。太中银铁路开工以来,她整理的施工资料粗算有500多米厚。
参加太中银铁路工程以来,王艳玲没有一天不加班。她说,每天的工程必须当天完成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并及时与有关部门核实数据,都攒到竣工时就忙不过来了,也容易出问题。
埋头苦干工作外,王艳玲把更多时间用来学习,吸收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新知识,关注金融危机中铁路建设的发展态势……她的床头,最不缺的就是专业书籍。王艳玲说,资料员不仅要整理资料,还要善于挑毛病、找问题,当好工程建设监督员。工作中,她对有问题的资料坚决退回查核。
执着于铁路的王艳玲至今没有找对象,铁路施工生涯花去了她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每天在大山深处工作,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从资料室到工地再到资料室,一页页资料和一组组数据浸透了她太多的心血。王艳玲说,她从小就梦想当一名工程师,只有坚守铁路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魏心英:“我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行”
魏心英在工地项目部办公室工作,指挥部、公司、工地的大小事务都要通过办公室上传下达,她做到24小时随时有事随时处理,电话、短信一响,她便一路小跑、左呼右找地忙活起来,从来没耽误过一件工作。
铁路施工因为涉及征地问题,魏心英还负责接待上访村民,答复征地拆迁问题。她工作耐心细致,慢慢地村民们都信服起这个小姑娘来。
“我要为这个高素质和勇于创新的群体做好后勤保障!”施工高峰期,为给大家营造舒心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大到为职工宿舍购置家具,小到添置一块香皂,她都抢着做。
“我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行。在工地就是工作,不是享受生活。”魏心英边输液边说道。由于夜间参加铁路线安全防护工作,她被冻感冒了。
1月9日,太中银铁路首趟列车太原至柳林南的6089次列车开通,山西吕梁的乘客们第一次坐上火车回家,大部分铁建工人也已撤离工地。但魏心英们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她们依然坚守在工地,忙碌着试验收尾、整理竣工数据等工作。(冀业 赵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