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庭渔民安居之后,湖南的“四水”(湘、资、沅、醴)流域渔民安居工程“带着特殊的感情用心服务,带着特别的责任肩负起使命”,取得了巨大成效。捕捞渔民结束了居无定所的漂泊状态,过上了幸福生活。(《红网》1月6日)
近年来,“民生”无疑是从上至下的政治“热词”,时时在说,处处可见,也是各级党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年年提速,个个要紧。民生是什么?对于身处其中的百姓而言,不需要概念,不在乎说法,只关切实实在在的改变和成效,只听从源自内心的幸福感和认同感。
2009年,湖南省委、省政府顺利实施洞庭湖区专业捕捞渔民上岸定居和解困工作。在此基础上,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2010年全面推进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专业捕捞渔民上岸定居和解困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功。
从“一湖”到“四水”,视野从一点而扩展到全线,关怀从一域而遍及全局,体现的是湖南省委、省政府有眼光、有魄力、有规划的发展战略,彰显的是一份对基层百姓、困难群体心贴心的民生关怀。
从“一湖”到“四水”,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唯求实实在在的效果。与洞庭湖区相比,四水流域专业捕捞渔民解困工作更具艰巨性,时间更紧迫,工作难度更大,目标任务更重。“一湖”解困工作的成功是“四水”安居工程的前提和有益借鉴,从“一湖”到“四水”,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不冒进,不放弃。这种发展,骨子里折射的是审慎决策、科学发展的理念。
住有所居、老有所养、生有所托、乐有所业,本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在现实条件下,无疑又是最关切、有难度的问题。“以超常规的工作力度和高效率的执行能力,全力以赴,坚决打好渔民解困攻坚战。”书记、省长的亲笔信铿锵有力,又饱含深情。没有悲天悯人、民生为大的执政境界,没有科学的规划部署、统筹考虑,没有凝心聚力的号召力和执行力,这些常年过着“水上漂”生活的渔民就会被遗忘,被冷落,他们的“幸福生活”也许就要再盼上几年。
民生说起来很大,落到每个人身上,却很小。吃得饱不饱,穿得暖不暖,住得安不安,病了看不看得起,老了有没有人养。对决策者而言,没有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智慧,没有为民谋利、鞠躬尽瘁的精神,没有科学发展、心齐气顺的大局,民生发展的“湖南速度”就不会出现。湖南以中部省份的地位,以不居中游的干劲,以领跑中部的信念,跑出民生发展的湖南速度,让人叹服。速度源于实力,更源于精神层面的东西。以情抚情,以心暖心,就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