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在文县的铁楼乡遭遇一次泥石流。”兰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大三学生张敏,津津乐道地向记者讲述两年前的历险经历。不过,那次的“探险”,实际是去铁楼调查白马藏族人的风俗习惯。
目前,甘肃共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省级173项。这些散落民间的“珍宝”引起了年轻人的兴趣。
张敏和他的同学,从2008年开始持续关注甘肃南部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白马藏族。白马藏族的面具舞“池哥昼”是中国认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受到“5·12”汶川地震的影响,“庙塌了,神走了,心里空空的”,崇拜自然神灵的白马人这样说。
灾后,白马人的房屋建起来了,年轻人开始考虑社区文化重建过程中的问题。张敏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张敏说,庙宇是白马人文化展示和传承的空间,在现代生活中,他们的歌曲、舞蹈、服饰、祭祀、礼仪等都借此保存。在张敏及其团队的努力下,由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出资,当地人投工投劳的白马庙11月份开工建设,预计明年8月完工。
2010年,另一批和张敏一样的年轻大学生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鼓子词的182名传承艺人建立档案,并尝试对一些60岁以上的艺人进行经费补贴;一部分学生探访随打工父母到兰州的少数民族儿童,为他们能够融入城市出谋划策;还有人甚至想通过挖掘甘肃民勤地区民俗文化,提高当地人节水节能意识。
多年来,关注中国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生团队不断壮大。20日,兰州大学一个名叫“文化行者”的学生社团的年会在一间教室举行。兰州其他几所高校的代表也受邀参加年会。“文化行者”希望借成果展示的机会吸引西北更多的学子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里来。
4年,400人,“文化行者”靠着每年2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走遍甘肃,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支重要社会力量。
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西部民歌“花儿”专家柯杨说,除政府机构、专家学者外,普通人也要投入到保护我们遗产的行动中,社会参与保护是其中一支重要力量,“‘文化行者’这类学生社团的行动证明了社会参与的必要性”。(记者 肖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