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起火大楼旁的一条街道上挤满了消防车。新华社记者 裴鑫 摄
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再次引发人们对高楼火灾抢救和疏散等难题的关注。
据了解,我国现有高层建筑162000多栋,其中超过100米的超高层建筑就有1500余栋。专家呼吁,要尽快从代价惨重的重特大火灾中吸取教训。
大火为何总烧在修在建工程?
据调查,上海胶州路失火的高层住宅,正在进行外墙节能保温改造。
记者发现,近年来的建筑物大火,大多都发生在在建或在修工程:11月13日失火的清华学堂,正在修缮;去年失火的央视配楼,也在建设中;去年4月南京中环广场的大火,起火原因更与此次上海的大火有相似之处——由电焊焊渣引发。
据统计,高层建筑施工中发生的火灾占整个高层建筑火灾的85%以上。
为什么火灾多发生于在修在建工程?原因在于,临时建筑物往往布局混乱、施工材料管理失当、消防安全意识薄弱,尤其在建建筑工程中易燃物极多,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易形成立体火灾。
进入胶州路失火大楼勘查的一名消防专家告诉记者,当时,该栋大楼犹如“炉膛”一般“立体燃烧”,底层民居的可燃物均已燃尽。这种火灾,建筑的火灾荷载、高度、火场需要的供水,都远远超出现有的消防条件。
专家说,在建建筑工程一般没有自动报警与水喷淋系统,绝大多数也没有设置临时供水竖管。火灾发生后,建筑没有防火分区,没有卷帘、防火门等分隔设施,难以控制迅猛发展的火势。
有消防专家建议,类似胶州路这种修缮工程,应设立“临时专职消防员”,在楼顶或地面随时观望,一有情况,立即打开水阀,架设水枪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