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北川震后修复3万多卷档案 神奇药水拯救消失文字

时间:2010-11-02 09:06   来源:四川新闻网

  “5·12”地震使记载着北川1000多年的历史、北川档案馆馆藏8.5万卷(册)档案资料全部被埋。通过努力,相关部门从废墟中挖出了5万多卷(册)档案资料,随后全部送往雅安市进行异地修复。10月28日,受损较轻的3万多卷档案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明年,北川档案可望全部搬回新县城,北川档案馆也将成为四川首个数字化档案馆。

  台前:成功抢救出5万多卷档案

  抢救羌族历史

  抢挖出5万多卷档案

  到2007年底,北川档案馆馆藏国家重点档案8801件,包括晚清时期文物档案100多件、民国时期文物档案8000多件。最珍贵的是清朝编修的500多页的《石泉县志》(石泉为北川曾用名),较完整地记录了羌族1000多年的发展史。

  “羌族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是通过说唱形式传播。北川档案馆收藏的纸质档案都是近现代用毛笔、钢笔等记述的,一旦不复存在,损失将永远无法弥补。”昨日下午,北川档案局局长苏义德说。

  北川被埋,但北川的历史绝不能被埋,羌族的历史不能断根!苏义德介绍,2008年7月2日,他接到北川重建工委的电话,北川档案局成为第一家获得特别批准,可以进入现场抢挖物品的单位。

  7月4日13时30分,两台大型挖掘机和300多名官兵奋战废墟,当天抢救出档案20000余卷。到7月5日下午,共抢挖档案5万多卷。其中县政府卷宗损失比较大,各乡镇卷宗情况还比较好。所幸民国档案装在铁皮柜中,8000多卷中只损失了几百卷。考虑到档案的重要和保密性,挖掘档案时,任何人不得翻阅档案,严格按程序编号;不得遗漏档案,即使是掩埋在石块和泥土中,也要拣选出来。同时按比较完整的、损失严重的、特别严重的3种情况分类,装入提前准备好的1000个编织袋中,迅速运往绵阳市档案馆。

  此前,搜救人员对北川档案进行过两次小规模挖掘。据统计,共抢救出档案资料5万多卷,其中约2万卷损毁严重。

编辑:许莉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