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隧道内
黄河,母亲河。黄河两岸,华夏文明诞生地。在桀骜不驯的黄龙下,即将完成人类史上最大的穿越大江大河工程———“南水北调中线穿黄第一隧”,历时5年。
在郑州花园口西的黄河河床底部40米深处,打两条4250米长的隧道,清澈的汉江水将由此穿越黄河北上,向北方地区供水,形成长江南来水与东西向的黄河水流的十字立交,擦肩而过,江水不犯河水……当你的脑海里出现如此人文与自然奇观时,一定难以想像,这一空间的穿越,应该穿越了多少工程技术的层层障碍。
近日,成都商报记者获批走进“穿黄隧道”,发现———
有多难·千年黄河滩
有多牛·电动剃须刀有多苦·我们像条鱼有多好·可以跑火车
千百年来,黄河河床率性而为,肆意摆动,造成了黄河三公里多的河床底层,好似河流淤积地层博物馆
有多牛·电动剃须刀
国内首次用盾构方式穿越黄河,穿黄工程选用的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机,其工作原理类似男士电动剃须刀
有多苦·我们像条鱼
工作人员:那时的感觉,就是在泥浆里生存,我们和机器一样都成了一直生活在水下的鱼
有多好·可以跑火车
记者走进“穿黄隧道”看到,发现现在里面有三层楼高、温暖如春、可以跑火车……
穿越黄河的咽喉 南方长江水送往北京
10月27日上午,河南荥阳市汜水镇,邙山,黄河南岸。27岁的于兴国站在邙山上,近零摄氏度的气温和呼啸而过的大风,令他打起寒战。放眼望去,此时的黄河在苍茫的大地上,正缓缓流淌。黄河水下,两条气势磅礴的隧道,穿越荥阳境内的南岸和焦作温县境内的北岸。南水北调的咽喉性工程———穿黄工程,马上就要全部竣工了。
于兴国站在风里,眉宇间透露出一种沧桑。作为穿黄工程项目的副总工程师,这里的一草一木、工程的每一步,他都再熟悉不过。而眼下,或许是告别的日子。到11月5日,最后的收尾工作也将结束。
4年前,于兴国来到这里。当时的邙山荒凉无比,黄土,荒草,白霜,人迹罕至。那时他刚大学毕业,这是他正式参与的第一个工程项目。“我的专业是隧道地下工程,在北京实习过地铁修建,毕业后分到中铁十六局,当时我们局惟一一个野外项目就是穿黄工程,就把我分过来了。”于兴国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时猛一听还以为修地铁呢。”
“你才来4年多,我都5年多了。”水电十一局施工局副局长杨社亚走过来拍拍于兴国的肩膀。随即,他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圈,“这些都是穿黄工程的范围。”他从总体上向成都商报记者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丹江口取水,经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穿越黄河,将水送到北京、天津等地。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标志性、控制性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任务是将水从黄河“咽喉”处由南岸送到北岸,也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同时向黄河补水。
“我们现在站的位置就是邙山的最高点。”杨社亚跺了跺脚,指着背后的工程示意图说,穿黄主体工程由南、北岸渠道、南岸退水洞、进口建筑物、穿黄隧洞、出口建筑物、北岸防护堤、北岸新、老蟒河交叉工程,以及孤柏嘴控导工程等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难度最大的就是“穿黄隧洞”,单洞长4250米,穿越黄河3450米,穿越邙山800米。
“丹江口的水进入黄河南岸的明渠,流入隧洞,自流北岸,穿黄工程实际上就是个倒虹吸,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讲就是个翻水井。”杨社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