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纳哥蒙特卡洛芭蕾舞团《睡美人》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 王小京摄
30亿元盖一个大剧院,太值了
“30亿元盖一个大剧院,值不值?”
即使国家大剧院已经成为国际大剧院阵线的重要一员,还是有人问这个问题。
不过,国家大剧院院长陈平觉得“太值了”。陈平说,如果把大剧院比作一个炼钢炉,三年里以及未来数年中它所喷发出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对国家艺术资源整合的能量、对文化产业的导向与辐射力都是不可估量的。“从这个角度说,没有比这笔钱花得更值的了。”
今年2月,德国汉堡芭蕾舞团阔别中国内地11年后再度访华,经典芭蕾舞剧《茶花女》得以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11年前,芭蕾编导大师诺伊梅尔在北京做过一次短暂演出。剧场的局促、观众的不安令他十分失望,曾发誓再也不来中国了。
然而在2009年,诺伊梅尔惊奇地发现美国芭蕾舞剧院、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巴黎的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都有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的经历,而且异口同声地赞扬了这个不足三岁的新生儿。“大家很容易判断世界艺术的潮流涌向哪里,我只好违背自己的诺言。”诺伊梅尔这样说。
“外界的口口相传比我们的对外宣传有效百倍。”陈平还记得,2007年12月22日国家大剧院国际演出季正式开幕时,无数记者质询这样高质量的演出季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甚至在奥运会结束后,西方有媒体报道大剧院闲置现象严重,为此他不得不用事实和数据澄清不实报道。
“以前我们最怕的是国外的艺术界根本不和我们玩儿,而现在国外名团为了拿到一张国家大剧院的入场券不得不耐心等待,包括原来那些漫天要价的院团。我们通过自己的专业和努力,赢得了尊重,有了与国外演出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国家大剧院用三年的时间几乎走完了西方大剧院百年的路程,称得上是奇迹。陈平说,三年是一个基本的创业期,我们最大的成功是知道了当初的定位是正确的,没走什么弯路,而且明白了今后要发展的重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