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记者探访我国首个救生舱试点矿

时间:2010-10-15 09: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常村煤矿一矿工在救生舱内。 本报记者 田国垒摄

  北京时间10月14日上午8点56分,随着第33名矿工、54岁的矿工负责人乌尔苏亚成功升井,智利圣何塞铜矿受困矿工全部安全到达地面。在此次备受瞩目的救援中,一个类似于胶囊的命名为“凤凰”号的救援舱起到了关键作用。13日,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监局长赵铁锤称,此次智利矿难救援的成功对我国矿山安全工作有重大借鉴意义,“救生舱的建设工作将是整个矿山企业的重中之重。”

  据记者了解,在产煤大省、同时也是多年承受矿难之痛的山西,从去年开始已在探索建设和完善井下安全避险设施。其中,潞安集团常村煤矿作为国家首个煤矿新型安全防护设施示范矿,今年5月在主产矿建设了由我国自行研发、设计的可移动救生舱、临时避难硐室和永久避难硐室。据记者了解,全国煤矿井下建设救生舱等避险设施的计划也已提上日程。

  这样的救生舱和避难硐室在矿难发生时能起到怎样的作用,能否切实为在地下数百米工作的矿工带来安全?

编辑:许莉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