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家银行工作了4年的杜少波和父母过了一个久违的中秋节。4天前,两位老人在杜少波的多次请求下,乘火车从湖南老家来到呼和浩特,准备与儿子共度中秋、国庆假期。
杜少波说:“我工作忙,假期少,除了过年,平时很难有空看望父母。尽管老家有姐姐照顾他们,但我也想尽一些孝道,让二老来我这里过个节。”
在许多城市,像杜少波这样工作在异乡并且事业刚刚起步的年轻人不在少数,由于工作任务重、朋友应酬多等原因,除了春节,他们很少有机会回到老家与父母团聚。而越来越多的“都市外乡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趁节假日把父母接到身边住些时日。
11年前,一首《常回家看看》唱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唱出了许多相隔两地的父母与儿女的心声。如今,儿女回家看望父母的传统习惯逐渐被打破。有空闲时间、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健康老人也渐渐转变了观念。“与其整天惦记孩子,还不如克服一下旅途上的疲劳,趁假期亲自过来看看。”杜少波的父亲杜玄东说,“儿子很孝顺,还给我们寄了路费。”
杜玄东告诉记者,在来呼和浩特的火车上,他遇到了一些60岁上下的中老年人,一打听,有不少是专程去外地看望儿女的。“我们都知道孩子们工作辛苦,回趟家不容易,如果他们有几天假期,我们过来看看,也就满足了。”杜玄东说。
与杜玄东夫妇怀着同样心情的敖登高娃准备国庆节去北京看看孩子,刚刚开始的退休生活让她对正在上大学的女儿更加想念。
敖登高娃告诉记者,女儿刚完成毕业论文初稿,暑假也没有回家,所以她打算在国庆节期间陪陪女儿。“孩子已经有3年多没在家过中秋和国庆了,而且明年就要毕业,如果留在北京工作,和我见面的时间就更少了。”她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儿女在外地学习、工作,并过着退休生活的中老年人常有一种失落感和孤独感,逢年过节更是如此。他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不管在家还是在外地,能和儿女经常见见面、聊聊天,是最大的心愿。
“现在生活好了,也没有什么负担,只是孩子在外地回不来。我们经济上有能力,孩子节假日有空闲,我们去看孩子也算是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吧。”敖登高娃说。(记者 于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