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买菜经
随着菜价的上涨,市民买菜支出不断增加,负担随之加重。继房奴、孩奴之后,高菜价也催生了一个网络新词——菜奴。越来越多的“80后”开始学会为买菜精打细算。
固定摊位买菜 注意时令蔬菜
9月20日中午,“80后”主妇小李来到西宁市兴海路市场,照例直接到中间一个卖菜的摊位前,摊主冲她笑笑:“来了呀!”“嗯,我又来买菜了。”小李在这个菜摊买菜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会选摊主,能帮你节约一些钱。”这是小李的买菜经。“固定在一个摊位买菜,和摊主熟了,除了享受让利外,常常还有‘赠礼’,比如香菜、大蒜等。一个月下来,可省三四十块钱。另外,和摊主搞好关系,还能买到新鲜蔬菜。摊主会主动拿出新鲜蔬菜回馈老顾客,还会告诉你什么样的菜好,什么样的不好……”小李掰着指头细数在固定摊位买菜的种种好处。
另外,小李还总结出了买菜心得:购买时令蔬菜。时令蔬菜比反季节蔬菜便宜,“注意季节变化,选择当季蔬菜要划算得多,这样既保证了菜品的丰富营养,又不至于花费高。”
到晚市、超市“淘”菜
华联、大十字百货、王府井……薇薇打开钱包,里面装满了西宁各大超市的会员卡。她骄傲地说:“看到了吧,我很会持家的。”每家超市隔三岔五有一些打折活动,有些还是专门针对会员的,“像鸡蛋、鱼虾、猪肉什么的时不时搞一些特价,价格要比菜市场便宜。”薇薇说。她密切关注着超市的这些打折活动,每天买菜都把次日超市的活动搞清楚,第二天就按计划买菜。“别小看一两毛钱,买菜本来就得一毛一毛地省,粗算下来,可不是个小数字。”当然,最让薇薇满意的就是超市的秤,“很放心,不会短斤少两”。
对年轻的上班族来说,宁愿早晨在家多睡几分钟,也不会到菜市场赶早市、抢新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买不到物美价廉的好东西。“买菜也有高峰期,那就是早上和中午,早上菜最新鲜,中午赶着吃饭,所以我们上班族就不要去凑这个热闹了。”上班族徐嘉琪说。晚上7点过后,这时菜贩大都准备收摊回家,急于把剩下的菜便宜卖出,上班族下班途中正好前往。如果菜贩摊位上的菜正巧有几种,不妨“打包”购买,虽说不是很新鲜,但只要用心挑,好东西还是有的,价格也便宜。
蔬菜也团购
上周六上午,在海湖路蔬菜批发市场,家住古城台的吴芊倩一次性买了3大袋蔬菜,还有一大袋核桃。批发市场的蔬菜批发价至少比农贸市场便宜三成左右,几个朋友合起来“批”菜吃,一个月能节省不少菜钱。在批发市场,像吴芊倩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一般是三五个朋友、家人凑在一起,轮流到蔬菜批发市场买菜,购买数量在十公斤左右,多为土豆、大蒜、生姜、辣椒等一些耐储藏的蔬菜。
虽然距离有些远,但由于价格便宜,“80后”们乐此不疲,“这种办法买菜,一个月可省近百元。”吴芊倩说。对那些上班族来说,选择假期到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团购蔬菜也是省钱的好方法。
“买菜半径”变大 不如一次性购买
刚刚成家的年轻人大多居住在距离市区较远的新建小区,别说传统的市场,就算是大型超市,也难以寻觅。“买菜半径”变大,“80后”去附近市场买菜,一次囤一周食粮的情况普遍。
城东区曹家寨综合市场内,前去采购的年轻夫妻多半是大包小包购买,生怕少买了什么。近几年,经济开发区新建了很多小区,但附近的大型综合市场只有曹家寨市场一个。家住在水一方小区的卓女士到市场买菜,每天要走二十多分钟。“如果每天下班去买菜,等买了菜刚好是乘车高峰期,提着大包小包再去挤车实在太累。”所以,卓女士干脆选择在周末一次性购买一周的蔬菜。
尽管从小区到大型市场来回路程差不多一个小时,但是品种多、新鲜、便宜。小区周边的便利店里蔬菜种类很少,价格较高。这就使得住在新建小区的“80后”们学会了“囤粮”。(西海都市报 作者 雅宁 马小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