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的举动不仅能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更能在他们心里播种下希望和善心。”教师节来临之际,70岁的上海师范大学退休校长杨德广教授昨天来到市慈善基金会,了却了多年心愿:捐资100万元设立“德广教育基金”,资助母校华东师范大学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出生南京农村的杨德广,从小家庭贫困。他一边劳动一边读书,14岁时考取了南京市第九中学。中学期间,在上海当工人的哥哥每月寄给他10元,其中8.5元缴伙食费,1.5元零用。那时,杨德广每月回一次家,来回30多公里,全靠步行。20岁那年,杨德广考入华师大,背着一个旧麻袋、揣着3元钱只身来到了上海。在华师大,吃饭是免费的,每月3元的助学金,是他生活费的全部来源……
毕业后,杨德广走上教育工作岗位,至今已从教45年。作为一名老师,杨德广经常会遇到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而他也常常解囊相助。“资助贫困生,是一名‘老贫困生’的责任。”杨德广常常这样说。
“有生之年要捐助1000名贫困学生。”退休后的杨德广,立下这样的“宏伟计划”。他清理自己的财产发现,有100万元书稿费、讲课费一直未动;还有一套位于莘庄的空余房子。于是,杨德广决定卖掉房子,连同书稿费等全部捐出筹足300万元,资助小学、中学及大学3所母校的贫困学生。
他将这一想法告诉给了大女儿和小儿子,子女们一致同意。大女儿杨颀还主动拿出23万元,帮助父亲填补一时未能筹齐的善款:“爸爸的心愿,我们当然支持。”
尽管得到了子女的支持,却引来了旁人的不解。有人劝他,人老了留点钱养老用。杨德广却说,“我常常几元钱的面条吃三顿,又不抽烟又不喝酒,人老了能花多少钱?”有人建议他,趁着身体好去旅游。杨德广却说,“舍不得花钱去旅游,也舍不得把宝贵时间花在旅游上。趁着身体好,我还要多给学生上上课。”更多的人劝他,“为何不把钱留给子女?”杨德广坦言:“子女都能自食其力。我希望留给他们更多的是精神财富。”
今年2月5日,杨德广70岁生日。当天,他与南京的小学、中学2所母校分别签约,决定从今年起每年各捐赠5万元,分别资助20名贫困生,每人每年2500元。昨天,他又与市慈善基金会签约,捐赠100万元设立“德广教育基金”,每年用5%融资利息,即5万元缴由母校华师大安排资助贫困生。市慈善基金会还专门成立“德广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行使管理职能。
市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陈铁迪出席昨天的捐赠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