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饭,小麦都会向妈妈讲述一天的故事
薛老师搂着林老师的儿子小麦说,要是我儿子也来了就好了
每当放学的时候,林老师就得站在校门口,护送学生放学
2010年秋季新学期,广东省清新县石潭镇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3位来自山塘镇等地的支教老师,他们将在这个属于石灰岩地区的陌生小镇生活一年时间。
2007年,清新县有关部门出台政策,决定实施全县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服务制度:凡在县城直属中小学校工作的专任教师,男45周岁以下、女40周岁以下,都要分期分批安排到山区农村中小学进行支教扶持。城镇中小学教师要评高级职称,也必须到农村薄弱学校任教一年。
此后,一批又一批支教者背起行囊,踏上征途。他们中,有人带上了瘫痪老父,有人与孩子隔空守望。对于这些石潭镇教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而言,异乡支教,诠释的是奉献,留下的是离合。
教师节前夕,南方农村报记者深入支教一线,把支教者的苦乐百感抒发于笔端,将其生活剪影定格在瞬间。
故事1
一人支教,三人同行
作为一个有着十多年教龄、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自省级教育强镇——山塘镇的梁敏龙被选中赴石潭中心小学支教,担任六年级数学老师。同为小学老师的妻子,在得知后主动要求随夫支教。“夫妻要同心啊!”9月7日,梁敏龙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
然而,梁敏龙家里还有年迈的父母。70岁的父亲三年前瘫痪卧床,生活起居一直是他在照顾。这次去支教,梁敏龙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老父亲。山塘镇距离石潭将近100公里,每天返家照顾是不可能的。思前想后,夫妻俩便决定带着父母一起去支教。
8月31日,梁敏龙与妻子到新学校报到。新环境带来的不安很快就被打消——为了解决支教老师的后顾之忧,学校特意多安排一间宿舍给梁敏龙的父母居住;当地老师热情邀请梁敏龙一家人去吃饭;学生淳朴而听话……夫妻俩很快投入到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
梁敏龙的心稍稍安定下来,以为这样既可以照顾老人,又兼顾工作。不料梁敏龙的父亲到了陌生地方,晚上却无法入眠。这让夫妻俩焦急不安。三天后,眼看着老伴已明显影响到儿子、儿媳的工作,梁敏龙的母亲提出返家。“我自己带回去照顾,你们安心工作。”
9月3日,倾盆大雨中,梁敏龙骑了3个小时摩托车将父母送了回去。此后,梁敏龙夫妇心中便多了一份牵挂。
故事2
和妈妈一起“转校”
“这里应该画朵花。”9月7日下午放学后,石潭中心小学三年级的课室里,一个小男孩“指挥”着一位正在画黑板报的女老师。
这位女老师是从山塘镇前来支教的林老师,而小男孩则是她8岁的儿子小麦。教师节快到了,林老师要出个“庆祝教师节”的黑板报。小麦主动当起了小助手,递粉笔、选图案,时不时还出出主意。站在妈妈背后的他,睁圆了眼睛看着妈妈在黑板绘出绚丽图案。
这个学期,林老师完成了双重的角色转换:既从山塘小学老师变成了石潭中心小学的支教教师,又从美术老师变成了语文老师。“石潭中心小学师资不够,所以我要当班主任带班,同时兼任语文老师,这对自己也是一种挑战和锻炼。”林老师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另一方面,自己可以利用特长,给山区的孩子上好美术课。
林老师的丈夫在外打工,家里有三个老人。为了不让儿子成为老人的负担,也为了时刻能陪着儿子,在征求儿子的意见后,林老师为他办了转学手续。这学期,小麦成为了石潭中心小学二年级的一名插班生。课余时间,小麦既是妈妈的小“跟屁虫”,也是得力助手。
下午6点,开饭时间到了。小麦跟着妈妈一起拿碗、盛饭、端菜,坐在妈妈旁边,兴致勃勃给妈妈讲班上的故事。林老师望着儿子,眼中充满欣慰:“儿子很懂事,有了他,我相信支教生活不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