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调查显示专家概念被滥用 成“砖家”失去公信力

时间:2010-06-25 09:4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漫画:杨威

  近年来,部分专家的雷人言行,经媒体曝光放大后,经常受到众多网友议论,不少人更是戏称这些专家为“砖家”。在我们社会原本备受尊敬的“专家”一词,遭遇了鱼龙混杂甚至泥沙俱下的微妙变化。

  不过,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网,对549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却显示,仍有44.8%的人在遇到重大问题时,愿意听专家的观点;也有32.8%的人表示“不愿意”;22.3%的人未表态。

  这不禁让人疑惑:怀疑专家、又离不开专家的我们,到底怎么了?

  “不要迷信专家,那只是个传说”

  “80后”小柴在自己的“魔鬼词典”里,对专家进行了这样一番阐释:“所谓专家,不是专门呆在家,就是专门跑来跑去参加这个那个研讨会的人。所以,不要迷信专家,那只是个传说。”

  调侃归调侃,面对这一群体,他依然矛盾:“当遇到不确定的问题时,我还是会想到专家,盼望他们能替自己拿个主意。”

  本次调查显示,39.5%的人认为专家言论只是一家之言,仅供参考,31.9%的人觉得专家言论需要根据情况判断辨别;20.4%的人认为专家言论根本不值得相信,6.5%的人认为“专家是社会权威,值得信赖”。

  去年发生在广东番禺的垃圾焚烧事件,让华南理工大学研一学生刘杰至今记忆深刻。当时有几名专家说,垃圾焚烧无害,国外都这样做。可实际情况是,2000年后国外就基本废除了垃圾焚烧发电。据报道,出来说话的几名“专家”中,有个是发明垃圾焚烧工艺专利的人,还有一个是做垃圾炉生意的美国公司中国区副总裁。这些“专家”均来自利益团体。刘杰感慨:“这些人都不替公众说话,怎么能叫专家?”

  “专家”为何变成“砖家”?调查中,79.6%的人觉得是因为“部分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为利益群体代言”;72.3%的人认为“大量‘伪专家’充斥专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同时,有28.5%的人认为媒体难辞其咎,“媒体争相报道专家‘雷人雷语’,放大负面印象”。

  中国报刊与社会历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天根教授表示,现在不少专家在媒体上对时政、社会各领域的问题发表观点,是一种进步。但如果专家言论和社会现实不符,或离民众期待有一定距离,往往会引起民众的质疑,甚至抨击。

  调查显示,23.6%的人认为,是人们对专家的期望值太高,以致失望过大。12.8%的人干脆说,“时代不同了,现在是消解权威的时代。”

编辑:马丰军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