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频发,如何减灾防灾?转基因食品能吃吗?气候变暖是否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疫苗到底安全吗?一段时间来,有关公共卫生安全、转基因技术、全球气候变化、地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5月17日,中国科协在京举行了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为主题的2010中国科协学术报告会。四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上述热点进行了科学分析与评价。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表示,正确引导社会公众对科学技术相关问题的认识,代表科技界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发出声音、表明态度,这是中国科协的重要职责,也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减灾防灾
“小灾靠社区,中灾靠地方,大灾靠中央,巨灾要靠全社会”
史培军(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副主任):社区减灾是减灾的根本力量,也是提高社会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落后很多,和30年改革开放形成的财力不相配。
前段时间,不期而至的暴雨,给广东、湖南等地造成重大损失。从玉树地震到此前2008年的南方低温雨雪灾害、汶川大地震,灾害的影响是巨大的,如何去寻找防范的对策,对人类社会至关重要。
“防灾减灾一定要走综合减灾的道路。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我们必须把灾害造成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联系在一起,任何一次灾害的发生都有不同的强度,不同的大小,任何一个灾害都会影响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社区甚至机构、企业和政府,这些利益相关者,我们有各种渠道,有信息沟通,有防灾减灾的合作,各部门的协调,但我们更需要综合。”史培军教授表示,汶川地震、南方冰雪灾害,包括玉树地震在内,我们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协调了各个部门来应对灾难,“这样的管理体制有很多好处,综合协调,一旦有了重大事件的时候,可以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举国应对的概念,但是这种模式不能解决以社区为主的防灾体系的建立。”
史培军教授发问,为什么只有在发生重大灾害的时候这种机制起作用呢,为什么不在平时起作用呢?“问题在哪儿?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防灾减灾的模式,防灾减灾的政策体系,一个数据用起来都很难,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不能够迅速共享,这是当前防灾减灾中最大的困难。”
汶川大地震后,国务院决定把每年5月12日作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就是:关注社区减灾。“社区减灾是减灾的根本力量,也是提高社会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而在这方面,我们落后很多,和我们这个国家30年改革开放形成的财力不相配。所造成的结果,是小灾就成大害。”
“防范巨灾风险和灾难,有一大堆不确定因素,包括全球环境变化、能源和淡水短缺、食物供应不足、技术与市场的风险、公共安全等。我们要把信息共享体系建立起来,而今天的中国还没有一张完整的综合风险地图。”史培军教授在报告的最后建议,政府要把小灾、中灾、大灾由不同部门来承担,小灾要靠社区,中灾靠地方政府,大灾靠中央政府,巨灾要靠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