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男子40岁承诺送夫人首饰 100岁时兑现诺言

时间:2010-05-11 14:00   来源:华龙网

  

  百岁老人陈振绪。

  【人生故事】

  “我卧槽马将军了!儿子,你又输了哈!”

  “老汉,摆起,我们再杀一盘!”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陈振绪,今年103岁。记者来到他家时,因室外下着大雨无法出去散步,他正在和三儿子陈朝福下象棋。

  回忆这一生,老人的故事与两位女人扯不开关系:一位是他的夫人谯常谷,一位是他的姨太太张敬蓉。

  “夫人助我步入商海”

  1907年5月23日,陈振绪出生在重庆北碚区澄江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刚满8个月,父亲就因病去世。

  虽然家境不算富裕,但母亲有一手刺绣的好手艺,农闲给有钱人家绣些花鸟,可以赚些钱。9岁那年,母亲把他送进私塾,一读就是10年。

  19岁的陈振绪又在母亲的安排下到合川一个米店当学徒。在米店当学徒期间,娶了原配夫人谯常谷。结婚那天,在合川南城办了20多桌海参席,每桌花了4块大洋。“我老丈人是开碾米坊的,给我夫人的嫁妆很好。四围雕花台床就占了半间屋子。”

  “那个时候,按照惯例学徒只能当3年,期满了就可以自己做生意了。可是夫人要求我多跟师傅学几年。我不同意,她就到母亲那里去告状。”陈振绪说,他在母亲的压力下继续当学徒,但对夫人的做法憋了一肚子的火,从此两年都没回家。

  当了5年学徒,陈振绪终于出师了。“买卖商我认识,船老板我认识。没有本钱,就靠信用担保。别个买了的,怕拿不走货;卖了的,怕收不到钱,我就做过站,相当于现在的中间商。”陈振绪说,做中间商生意,除了自己为人正派、勤快外,更重要的是他在当学徒的5年里积累了广泛的人际关系。此时,他才意识到当初夫人的建议是对的。如果只是初学三年就出师的话,仅知道做生意的门道,不可能有这样好的人脉。

  “为了弥补几年来对夫人的亏欠,我在合川给她买了环子(耳环)、箍子(戒指)、带子(项链)一套首饰,那时一两金子才30几块大洋。”陈振绪说。

  “不要回避我姨太太”

  “你们写我的故事,不要回避我身边的另一个女人张敬蓉,她是我的姨太太。回避了她,我的人生就不完整。”陈振绪老人坚定地说。

  做生意赚了钱,陈振绪豪情满怀地从合川来到重庆,生意也越做越好,从单纯的大米生意扩大到煤炭等其他行业。

  其间,陈振绪在嘉陵江边的码头上,遇见了张敬蓉。她原是一个军官的太太,因丈夫战死,成了一个年轻寡妇,两人一见钟情,便开始了自由恋爱。

  “在我年轻的时代,虽然已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但由于连年战乱,从来没有人认真执行。特别是在生意人当中,纳妾的现象普遍存在。”陈振绪说。

  陈振绪告诉记者,他的二女儿陈朝芳和小儿子陈朝阳为原配夫人谯常谷所生,大儿子陈朝觉和三儿子陈朝福为姨太太张敬蓉所生。一家人同在一屋吃饭,相安无事,其乐融融。

  “解放后,我国颁布了《婚姻法》,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像我这样一夫多妻该如何处理呢?我去政府问,他们说我与两个女人的夫妻关系都是成立的,她们可以离婚,也可以不离婚。”

  “就这样,我带着两个老婆分田地种庄稼。只可惜,在1960年,张敬蓉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因饥饿而死。”陈振绪惋惜地说。

编辑:马丰军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