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陶俑出土现场。 (资料图片)
游客在参观博物馆中的武士俑。记者 张波 摄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出土114件兵俑
彩绘秦兵俑肤色各不同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截至目前文物层堆积全部清理结束。出土了114件兵俑,其中有大量彩绘陶俑,惊奇的是彩绘因个体不同而不同,甚至连头发都染成不同颜色。
秦人是否身高近2米仍是谜
2009年6月13日,秦俑一号坑开始了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为200平方米。截至目前一号坑第三次发掘共出土114件陶俑,兵俑神态逼真,容貌各具特色,且其服饰、发饰、武器装备等各有不同,但因一号坑陶俑高度较高,在1.8米到2.0米不容易保存,所以均已经破碎。出土的俑包括铠甲步兵俑6排共28件,2组共6件车兵军吏俑。至于陶俑身高为何在1.8米到2.0米,到底是比照秦人的真实身高制作还是进行了“拔高”,目前仍然是个谜。
据秦兵马俑考古队许卫红介绍,秦兵马俑从职务上可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和下级军吏俑以及一般武士俑,因此其穿戴和兵器配备也会随之不同。 高级军吏俑大多外披彩色鱼鳞甲,双肩及前后胸甲上缀有彩色缨饰,双手交垂于腹前做拄剑状。此次发掘发现在第一组车后有1件穿着鱼鳞甲的军吏俑,应该为所发现俑中级别最高的。
步兵俑头饰分三类
一号坑是兵马俑中破坏较严重的一个俑坑,因此在开始发掘时工作人员对发现较好的彩俑不抱太大希望,然而发掘结果却令人惊喜,陶俑彩绘虽然保存面积较小,但个体数量较多,甚至连头发也染色。步兵俑按其头饰的差异可分为圆髻铠甲俑、扁髻铠甲俑和介帻铠甲俑三类,此次发掘的不仅步兵俑最多,且均为扁髻步兵俑,也就是将头发全部编成六股宽辫,反折后用发卡固定于脑后,这种发饰应该与头上方便戴盔有关系。虽然头上要戴盔,然而很多俑头发都明显被染成了黑色或是褐色,足见秦俑做工之精细。
陶俑铠甲有6种式样
陶俑个体因“人”施彩,肤色或粉白或粉红,服饰用色也不同,袖肘部多红、紫等浓烈色调。发掘中发现1例分段绘彩衣袖陶片,此衣袖短、窄,但颜色却十分亮丽。据介绍,秦俑铠甲按照形制和编缀方法,可分为二类六种式样,不同兵种不同级别着铠甲类型也会不同,一般步兵俑铠甲的身甲稍长,两肩有披膊,披膊呈覆瓦形由甲片编缀而成。
在此次发掘中发现铠甲上连直径不足一厘米的甲钉用彩也包括了天蓝、枣红、淡紫等多种,有的先用褐色漆底,再涂红,然后再涂白,同一个体陶俑甲衣上相邻甲丁用色有白有雪青,充分体现了秦人服饰、秦军铠甲编缀方式的多样性。
最新发现
兵马俑确实被人为烧过
是否项羽所为 有待进一步研究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中,发现在甬道和过洞通风处的兵俑明显被烧过,而且温度较高,一些陶片严重损毁。考古工作人员通过这次发掘证实,秦兵马俑确实被人为烧过。
长期以来,对于秦兵马俑被烧有两种观点,一个是自燃,就是俑坑里面有木头等有机物质,时间一长产生沼气,然后自燃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人为破坏的。
关于如何被人为破坏也有不同说法,有的认为是项羽进入关中后,把陵园地面上的建筑和地下的陪葬坑全烧了;也有人认为是牧童点火烧了陪葬坑;还有人认为是丧葬礼仪,秦人自己烧的。
到底是自燃还是人为烧毁,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给出了结论。考古人员在发掘中发现,发掘区的西段有一条南北向甬道贯穿并与北侧门道相通,甬道位置的红土层块状板结倒塌,凡是在甬道和过洞附近的俑均被烧损,严重变形变色,有的甚至都被烧化,且这一地区的棚木灰都为白色,可见温度很高。烧毁的陶俑主要分布在甬道等通风处,此地段的俑损毁就比别的地方严重,可见兵马俑俑坑是人为烧毁的,不可能是自燃的,然而到底是谁烧毁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考古进展
纹饰细如发丝 框角浑然一体
兵马俑一号坑首次发现箱形器 用途不明
秦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中出土大量遗迹,包括建筑类、兵器类、车及附属朽迹,如鼓、彩绘木环、马橛等,其中一个制作精致的箱形器以前未曾发现过。
发掘中发现了两辆木车,但大部分已经成为破碎的木炭残迹。车附近有15根/平方厘米的织物朽痕,有的残存彩绘套合菱形花纹,均应为车幕的残迹。虽然两车保存状况极差,但出现了以往两次发掘中未见到的材料,即两车舆的位置均有长方形朽迹,其中一辆车有1处,另一辆车基本呈东西并列的有2处。
朽迹长90厘米、宽约55厘米,高度约20厘米左右。表面为木骨、蒙皮、髹漆;口部包镶一周,类似藤条;沿下壁体分3层,外层多重髹漆,中层为织物,似为绢,内层为褐色皮质朽痕。对朽迹进行解剖,发现框角浑然一体,不见接茬,底部四面包边,包边缝清晰,宽约0.2厘米。器盖上还残存纤细如发丝般的红、蓝、白色云状纹饰。据推测,该器物原材料应为皮胎夹纻类漆器,其性质、用途目前尚难确定,专家推测可能为车舆内铺设的车茵(类似于座垫),也可能为随车携带的皮箱。
据悉,秦俑一号坑发掘预计于今年年底结束,目前展开彩绘回帖、土层中残留彩绘的揭取、遗址三维信息采集、资料矢量化存储等工作。(记者 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