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希望和要求,清晰地提出了当代中国青年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那就是了解、认清、把握国情。“五四”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是一种对当时国家和民族基本现状的深刻认知,更是一种基于这种认知之上的实际行动。当代青年仍然十分有必要进一步继承和追随当年“五四”前辈的理念和足迹,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广阔天地里施展才华,用青春、智慧和汗水实现人生价值。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勉励广大青年和青年学生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实践中书写美好人生。5月4日,温家宝总理为北大学生赠送的书法“仰望星空”挥毫相和,写下“脚踏实地”四个大字,寄托了对广大青年的殷殷期盼之情。
总书记给农大师生回信,总理在北大现场书写寄语,表达方式虽然不同,却都体现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当代青年的希望和要求。这种希望,是既要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更要积极投身现代化实践建功立业;这种要求,是既要仰望星空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更要脚踏实地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去。透过这些希望和要求,清晰地提出了当代中国青年所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那就是了解、认清、把握国情。
从很大意义上说,国情就是广大青年奋斗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是广大青年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向指南。如果说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那么“五四”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是一种对当时国家和民族基本现状的深刻认知,更是一种基于这种认知之上的实际行动。“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满怀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提出了“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并发出了“青年呵!速向农村去吧”的号召。“五四”以降,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广泛动员和组织起“劳工阶级”,不断将科学理论和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当代青年要把爱国热情、报国之志转化为实际行动,同样要真切了解当代中国国情。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今日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改善,一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更是把中国推到了国际社会讨论和处理重大问题的前台。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依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依然任重道远。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里,既面临黄金发展期,也遭遇矛盾凸显期。对于广大青年来说,这些大背景、大趋势和现实情况应当清晰于脑、了然于胸。
在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中,有一个首要和最为重要的方面,便是“三农”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去年与农大师生共迎青年节,今年又回信勉励,多次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本身就是对国情的高度把握。“五四”以来,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农民和土地问题,改革开放也是从解决“三农”问题开启大幕。放眼今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更离不开作为民族主体的广大农民的智慧和力量。可以说,当代青年要立足国情建功立业,最大的舞台在农村基层,最值得奋斗的方向在“三农”,这也是青年一代俯仰天地、勇于担当、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最好证明。
志当存高远,路自脚下始。今天的青年大多都是80后、90后,是在改革开放、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使他们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都呈现新的特点。对于其中不少“新青年”来说,不缺的是活跃的思维、开阔的视野,不缺的是仰望星空的激情朝气、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而缺乏的则是俯下身子、脚踏实地的行动,缺乏的是求真务实、埋头苦干的精神。因此,当代青年仍然十分有必要进一步继承和追随当年“五四”前辈的理念和足迹,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广阔天地里施展才华,用青春、智慧和汗水实现人生价值。(毛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