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阶段人士一致认为80后三十难立,其中甚至包括80后自己
一位50后说:“80后岂止是‘垮掉的一代’,简直就是‘崩溃的一代’。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这一代人身上……”
一位60后说:“80后还比较‘飘’,三十难立,因为他们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宝”,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炼……”
一位90后说:“80后的哥哥姐姐三十难立,除了少数人凭自己的能力有很好的事业,大部分人都依赖父母,依然在“啃老”……”
从今年1月1日起,80后这个群体,渐渐迈入而立之年,本报推出的《80后三十而立》特别报道,在网上引发热议,“80后给你什么印象?”“三十而立,应该‘立’什么?”“80后三十能立还是三十难立?”。昨日,本报采访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士,请他们畅谈80后现象。
代表人物:王跃 出生:1958年
身份:成都作家,作品有《南方浮华》《拉萨故事》《成渝口水战》《成都批判》等。
50后说:
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溺爱,基本上没经历过苦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没受到苦难的80后,是很难立起来的。
未经历过苦难
在作家王跃看来,80后受各种思潮的影响,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属于“天一下,地一下”,观念比较乱,没有统一明晰的世界观,不像60后、70后,有统一的目标。
80后对待婚姻比较随意,“随时结婚随时离婚”,觉得无所谓,宁可分手,也不愿苟且生活在一起。不像上一辈人把婚姻看得很神圣,哪怕不幸福,为了孩子、为了面子等,宁可苟且生活在一起。
王跃认为,三十而立,首先要有成熟的世界观,不要东一下西一下,否则永远立不起来;其次,经济要独立,不能再“啃老”了;再次,要有事业,30岁应该确定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了。
“80后恐怕三十难立了。”王跃说,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溺爱,基本上没经历过苦难,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些没受到苦难的80后,是很难立起来的。80后介于老一辈和新一辈之间,这个世界变化发展太快,80后前的老一辈,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80后也已很难适应,只能寄希望于90后和 00后。“80后岂止是‘垮掉的一代’,完全是‘崩溃的一代’。”王跃称,我们的希望不能寄托在80后身上。虽然80后也出了姚明、刘翔、朗朗等优秀代表,但这都是个案,不能代表80后这个群体。虽然在北京奥运会以及汶川大地震中,80后被称为有希望的“鸟巢一代”,但这都是人类的特质,不是80后的特质。
“再过10年,20年,看80后能不能成熟,能否承担起社会责任。”王跃表示,如果还不能成熟,历史机会就不会交给80后们,因为90后、00后已经成熟。
代表人物:张德高 出生:1968年
身份:巴蜀笑星,2006年央视春晚凭方言小品《火巴耳朵》走红,人称“火巴耳朵”的代言人。
60后说:
80后感觉耍朋友、分手都很自然,跟着感觉走,比较冲动欠考虑,感觉80后还比较“飘”、比较“摇”。
比较“飘” 比较“摇”
在巴蜀笑星张德高看来,80后很有时代感,穿着讲究,用钱潇洒,生活节奏快,很新潮,喜欢外国的舶来品,喜欢上网。跟60后思想守旧相比,80后感觉耍朋友、分手都很自然,“跟着感觉走,比较冲动,欠考虑。”80后买房子的,大多是“啃老”啃来的,这部分人缺少奋斗,坐享其成。“每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压力。”
张德高认为,三十而立,最重要的是把书读好,要有真才实学,从能力和思想上做好准备。三十岁了,父母慢慢老了,就应该为家撑起一片天空。
“感觉到80后还比较‘飘’、比较‘摇’。”张德高表示,80后三十难立,因为他们大多是父母的“掌中宝”,没有经过社会的磨炼。
代表人物:老黑 出生:1976年
身份:成都义工网创始人
70后说:
80后不顾别人的感受,在婚恋上不愿意付出太多责任,表现坚强却显得浮躁,大多数在襁褓中长大,抗风险能力相对弱一些。
缺乏责任心容易退缩
老黑最初对80后的印象是,热衷于网络,遇到问题不喜欢请教他人或者查字典词典,而是搜索baidu,导致他们对知识的吸收过于表面,知识的深度不够,做事浮于表面。思想天马行空,幻想居多,落实到行动中少。80后由于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别人的感受,在婚恋上不愿意付出太多责任。80后会表现得很坚强,但显得浮躁。80后群体在1985年前后有比较明显的特征,1985年前的人比较在意相对稳定的工作、相对稳定的感情。而85 后在工作和婚恋上,都不在意稳定性。
汶川大地震后,老黑对80后的印象变了些,80后有社会责任感了,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但和70后相比,80后责任心不强,仅仅凭三分钟热情,受了一些挫折后就容易退缩,没有把志愿者看成一种社会责任。
老黑认为,三十而立,首先是思想方面要立起来,比如做事冷静,不盲目冲动,三思而后行,世界观相对成熟。其次在物质方面要“立”起来,要有稳定的工作,靠自己的双手购房购车,不能过多地依赖父母。应该像70后以及他们上辈一样,懂得去创造,自力更生,去坚守内心的行为准则。
“80后恐怕很难‘立’起来。”老黑认为,80后一代大多数是在襁褓中长大的,抗风险能力相对弱一些。
代表人物:张悦然 出生:1982年
身份: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作家之一,14岁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协,2008年获人民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誓鸟》等。
80后说:
80后的成长要更缓慢,是“媚”的一代。“媚”可以使80后日新月异,“媚”却也使80后从没有一块自己耕耘和浇灌的土地。
成长更缓慢
张悦然表示,任何一代人都有他们的复杂和多样性,用几个词来概括是有些武断和片面的。她在博文中写到,80后一代,初懂事时看到的世界,满目都是新鲜的东西,琳琅满目,应接不暇。在日本漫画和香港电视剧里度过了孤独的童年,肯德基和麦当劳是最好的犒赏。一时间,所有东西都是进口的,它也许代表一种时髦,是一种发誓要与父辈陈旧落伍的生活划清界限的决心。80后一代,是“媚”的一代。“媚”可以使80后日新月异,“媚”却也使80后从没有一块自己耕耘和浇灌的土地。
80后听着欧美摇滚乐长大,注重在阅读、音乐以及电影等方面,吸收国外的新鲜事物,还从中得到一种垮掉的,孤独,颓废并且厌倦的情绪。这种情绪没有成为80后的精神力量,倒是成为不求上进的借口。“整个青春期,鉴赏力代替了创造力,制造出繁盛的幻觉。”
80 后还常常流露出盲从,忽然陷入狂热而亢奋状态的幼稚。当80后通过抵制家乐福超市来表达对法国的不满时,“我的MSN联系人名单,纷纷在名字前面加了一颗红心和China”,而这种情绪,根本经不起推敲,和之前对国外的盲目崇拜自相矛盾。一切只能证明,80后没有自己的立场,很容易被煽动。
张悦然认为,三十而立,对每一代人而言并无太大差别。三十岁时,应该已经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有自己的视角来看世界,待人接物也有自己的方式。这些同样也是“三十而立”对80后的意义。只是不同的是,80后的成长要更缓慢,在这个年龄到来的时候,似乎离这个标准,相差的距离要更远。
代表人物:市民柯小姐 出生:1981年
身份:媒体人士
80后说:
80后随遇而安,有些懒惰自私,但不乏创意和激情,在情感上不懂得包容和妥协,认为“感觉很重要”。
不懂包容和妥协
“距离我的大学,已经十年的时间。成都商报《80后 三十而立》的报道,没来由的让我一阵心惊,我晃啊晃,居然那么快,就将逼近三十大关。”昨日下午,市民柯小姐在自己的QQ空间里敲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
“如果说有房有车,算是生活‘而立’,那我可以勉强跻身其中。可是80后的我,心里的不安全感却是与日俱增:我还没有找到一个可以相守一生的爱人;父母的年纪渐长,我想有足够的能力让他们安度晚年;我的年纪渐长,事业的规划前景却越来越模糊……”
作为80后,柯小姐觉得80后的人随遇而安,有些懒惰、有些自私,但不乏创意和激情,该担当的时候可以担当,在汶川大地震时就表现出来。对于情感生活,80后的人不懂得包容和妥协,所以80后比较自我,在情感上认为“感觉很重要”。
柯小姐说,80后是夹缝中的一代,前有70后手握实权,后有90后快速成长,压力很大。虽然有车有房,但柯小姐还是认为三十难立,对于她自己来说,至今没有找到一个愿意厮守终身的男人;一旦结婚,就要承担4个老人;父母年龄渐老,自己有没有能力解决他们的晚年还是未知数。
代表人物:杨巧巧(化名) 出生:1992年
身份: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系大一学生
90后说:
80后除了少数人凭自己的能力,有很好的事业,大部分人都依赖父母,依然在“啃老”。
大部分人在啃老
喜欢听张学友、张惠妹的歌,是80后的大哥哥大姐姐给杨巧巧的直观影响,杨巧巧说,80后是第一批独生子女,脾气大,动不动就发火。而且喜欢“装成熟”,本来就不成熟,但面向社会,却非要伪装一下。
“80后处于一个夹缝之中。”杨巧巧认为,就业难、购不起房,这些对于70后来说,不是问题,对于90后来说,也许会慢慢改革,将来会出现一些变化。但这些都被80后遇到了。
80后的婚恋观也比较有趣,高中时图好玩耍朋友,大学生必须要耍朋友,不然没有面子。毕业后结婚,觉得父母的意见可有可无。80后的剩男剩女比较多,在杨巧巧看来,或者是要求太高了,或者是本身没出息,嫁不出去,或者娶不到。
杨巧巧认为,三十而立更着重于工作方面,工作、事业一定要达到一定目标,倒不一定要成家。“80后的哥哥姐姐三十难立”,杨巧巧说,她认识的80后,除了少数人凭自己的能力,有很好的事业,大部分人都依赖父母,依然在“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