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沿岸居民原始的生活
一条公路的修通,偏僻的洛水村络绎迎来了从外界走进的游客。从最初不懂得什么叫“收费”,到如今能够精明地做生意,泸沽湖畔这个原本闭塞落后的小村庄,一夜之间富裕了起来。当摩梭村民们腰包日益鼓起来的同时,却发现在自己民族文化中最忌讳提起的“走婚”,却成了吸引游客慕名而来的一大原因。
在追逐财富的途中,摩梭人错失了解释自身民族风情最佳的时机。随着丽江泸沽湖机场的建成,以及周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势必将把大量游客带进泸沽湖,原本靠开办农家乐等小打小闹搞旅游的村民们顿时倍感压力。如何将真实的民俗文化传播给外界?如何在“阵痛”中转身?这成了摩梭人当下思考的问题。
被大多数游客曲解的“走婚”
“除了领略泸沽湖美景,驱使我们慕名来到泸沽湖体验摩梭风情的到底是什么?”西安女孩牛媛一直努力寻找着自己所憧憬的“神秘”感。殊不知,她在这里见到更多的是身着便装的村民做着旅游生意,一段时间来,她对“摩梭风情”还是一无所知。
“或许,我们之前所接收到的‘摩梭风情’是被曲解了的,这才造成了失落。如果游客都是带着来欣赏泸沽湖美景,感受摩梭人民俗文化的心情而来,想必大家会收获更多。”牛媛所指的——被曲解了的“摩梭风情”实际上就是为外界所一直认定的“到泸沽湖畔走婚”。
“有男游客上来就问,今晚我可以和你走婚吗?听到这话,我别提多反感他,但却可以理解他之所以问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根本不懂什么是‘走婚’。”表演民族歌舞的摩梭姑娘桑娜,对大多数游客的无理要求已经司空见惯了。对于洛水村的村民来说,游客有时会在祖母屋(摩梭人活动和信仰的中心)内,当着老人的面,直截了当地询问关于“走婚”的问题。
“在摩梭人的传统文化中,情感是非常私人的东西,表达情感也是非常含蓄的。且不说,游人在祖母屋当着老人的面询问‘走婚’,这是多么忌讳的事。即便是轻易谈起‘走婚’也会引起摩梭人很大的反感,因为这触动了摩梭人的含羞文化。”30多岁的摩梭小伙格则多吉解释道。
“走婚”是幸福的两情相悦
为了散心,重庆小伙唐斌放弃了都市生活中的所有,来到泸沽湖畔,一呆就是10年。“‘走婚’被外界传得太离谱了,为了吸引旅游,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和组织,把‘走婚’作为一种噱头,将‘走婚’曲解得与‘可以名正言顺地搞一夜情’混为一谈。现在外界对摩梭风俗的理解,似乎成了提及‘泸沽湖’就等于提及‘走婚’,而‘走婚’似乎就被视为等同于‘性’了。”唐斌说,摩梭人的“走婚”,类似其他民族的“结婚”,是一种异性相互结合的配偶形式,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在这里呆了10年,但我却没能‘走婚’,因为我不可能真正融入到摩梭人的生活中。”
“‘走婚’是基于为了情感自由而产生的。”格则多吉则说,在摩梭人看来相恋双方应该是因为感情而走到一起的,维系他们“走婚”关系的纽带也只有感情。“确定‘走婚’关系的男女,在选择对方时并不会考虑另一方的经济收入,也不会顾及所谓的门当户对,他们之间只有纯粹的爱情。”格则多吉说:“这也是摩梭人在追求情感幸福中,敬重‘走婚’的原因。
原因
“走婚”成了旅游的噱头
“走婚”被妖魔化只因追逐经济利益
虽然“走婚”为摩梭人敬重地追求着,但现实的冲击却让“走婚”风俗的沿袭受到不断冲击。
“因为搞旅游接待,洛水村相对是泸沽湖畔较富裕的村子,无形当中也成了最早被‘商业化’冲击的地方。”2006年以后,“洛水村已经商业化了”的声音散播于网友之间,仿佛一道魔咒,导游们打着“走婚”的噱头把团队客人吸引而来。最终结果是,游客花钱只买了个好奇,而摩梭人“走婚”习俗却被“妖魔化”了。
“我们村有70多户人家,但摩梭人只有不到500人。”格则多吉说,初次见到外来人,洛水村的村民们用极大的热情招待了游客,根本不愿收游客一分钱,“就有好多人家,因为接待的游客太多,差不多都快被吃穷了!”后来,村民们经过商量,决定不再凭摩梭人的热情来接待外来游客了,而是要引入“做生意”的理念,而这就是洛水村“搞旅游”的始末。“谁又想到,这个闭塞的小村庄,从向游客收取‘接待费用’以来,传统的民俗却也从此受到了冲击。”格则多吉认为,“搞旅游”发展中,洛水村势必遭遇到双刃剑,富了当地的居民,却也让“走婚”蒙上了不白之冤。
保护
丽江泸沽湖省级旅游区管委会主任余丽军
不会让一滴污水流入泸沽湖
“泸沽湖机场快要修好了,投资商也将目光放到了泸沽湖畔,但这是我们现在最担忧的问题了。”格则多吉所指的是即将建成的“女儿国镇旅游服务接待中心”项目,对于政府的这个项目,村民们有喜有忧。通过招商引资,搞旅游接待的村民肯定能富裕起来,但是他们还担心:大规模上档次的旅游接待,会对他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湖造成污染。
担心,不仅发自村民。有机会走近泸沽湖畔的游客,同样也对泸沽湖水的清澈是否能持久充满了担忧。10月底,参加“助学长征’09云南行—云南希望工程‘徒步泸沽湖’公益筹款活动”的各地志愿者就曾关注到了这个问题。所幸的是,大家的担忧得到了丽江泸沽湖省级旅游区管委会主任、丽江泸沽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丽军的解答。
他介绍说,目前景区已投入了9000多万元用于开展环保工作,已建成一个日处理2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和一个大型垃圾处理厂,之后随着工程的进展,环保投入还将不断增加,可以说景区项目将做到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泸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