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秋,一名红军战士在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塘东村不幸牺牲。当地村民姜敦俊安葬了这名红军战士,并承担起守护红军墓的任务。姜敦俊去世后,其子姜家烈从父亲手中接过守墓任务。75年来,年年为这位不知姓名的红军战士扫墓。
山头有座红军墓
近日,记者来到塘东村,找到了已80岁高龄的姜家烈老人。说到红军墓,姜家烈十分激动,他不顾年迈体衰,执意要带记者一行去看红军墓。
从村子出来,姜家烈老人领着记者一行走在山间小道上,老人边走边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红军战士用生命换来的。这个红军战士远离家乡,身边没有亲人,我们就是他的亲人了!我每年都会来挂青(扫墓)、祭拜。”步行半小时后,来到了一座名叫抱杜格的山头,顺着老人指引的方向,一座坟墓出现在眼前,墓碑上刻着“红军烈士墓”字样。坟前,有尚未烧完的香烛、纸钱和一些当地用于扫墓祭祀的糖果,这是姜家烈老人今年清明扫墓时留下的。
红军战士不幸牺牲
姜家烈老人说,1934年秋,红军大部队路过塘东村。一天,父亲姜敦俊从山上砍柴回来,在半坡遇到一位躺在路边休息的红军战士。红军战士拿出口缸说:“老乡,请给点水喝,好吗?”姜敦俊立即放下肩上的柴担,跑到不远处的水井打来泉水。看到红军战士非常虚弱,姜敦俊想带他回家医治。但红军战士却说:“谢谢,我还要追赶大部队呢!”
第二天,姜敦俊听其他村民说有位红军牺牲在路边,他立即想到了向他讨水喝的红军战士。当看到死者遗体,姜敦俊顿足捶胸,后悔不已,死者正是那位讨水喝的红军战士!
随后,姜敦俊找来同村几位村民,把红军战士安葬在了松树茂密的抱杜格,但没有立碑。此后,每年清明,他都带着儿子,来为这位红军战士扫墓。
父子接力守墓75载
一年后,有人把红军坟周围的松树砍光了,准备开荒种地。姜敦俊得知后,立即去制止,告诉人们林中土堆是红军墓。从此,再也没人动过红军坟。解放后,姜敦俊把坟墓修缮一新,并在坟前立了一块写着“红军烈士墓”的墓碑。
1976年,86岁的姜敦俊离世。临终前,他拉着儿子姜家烈的手说:“你一定要把红军墓看护好,并要代代相传……”说完,就闭上了眼睛。
之后,姜家烈从父亲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担负起了看护红军墓的任务。每年清明,他都带着儿子、孙子到红军墓挂青,给孩子们讲述红军的故事。从1934年至今,姜家烈与父亲已守墓75载。
“我今年80岁了,我已交待子孙,有一天我走了,他们要年年给红军挂青……”姜家烈说。老人的一席话让在场的人感动不已。(龙静 姜省 杨仕森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