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安6月13日电(记者 段博 冯国)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下午1时,考古人员开始对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进行发掘,这是其沉寂20多年后迎来的第三次考古发掘。
在考古发掘开始后,记者在考古工地现场看到,在原来已揭示出来的大部分火红色的棚木痕迹之外,木灰随处可见,一部分陶俑、陶马的残件,秦代之后的一个墓葬等都呈现在眼前。
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坑。据介绍,最早发现的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宽62米,距地面深约5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是目前发现三个俑坑里最大的,目前仅发掘了三分之一。
秦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介绍说,此次发掘是秦俑馆考古队首次独立发掘,工作区域位于一号坑中间偏北位置,发掘面积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200平方米。
1978年到1985年间,陕西省考古所秦俑考古队对一号坑进行了两次大的发掘,出土陶俑1087件。
秦俑博物馆不久前已取得国家文物局的考古发掘资质,从能力上来说具备了对出土文物的保护能力。相比几十年前的前两次发掘,本次发掘将有可能揭开许多未解之谜,比如,一号坑中到底有没有将军俑等,原本彩绘的兵马俑会不会保存如初?这些都让人充满期待。
考古专家、秦兵马俑博物馆前馆长袁仲一最早提出“一号坑应为军阵”的观点。根据已往的考古发掘资料,秦兵马俑一号坑是一个东西向的长方形坑,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估计一号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真马大小的陶俑。专家推测,这个坑的俑阵排列象征由步兵和战车组成的矩形混编部队。
袁仲一说:“考古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号坑今天的发掘能否出现重大发现,一般情况不可能。总体而言,它可以推进秦俑布局、秦俑类别、秦俑坑性质等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