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5年500场:话剧《立秋》创造“舞台奇迹”

时间:2009-06-04 08:5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6月3日电(记者李建平)在北京和煦的春风中,话剧《立秋》新近在国家大剧院迎来了第500场演出。5年来,话剧《立秋》走遍大江南北,红透海峡两岸,先后深入全国27个省区市、83个城市,行程13万多公里,演出500场,以“一年百场”的密度,创造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话剧史上的“舞台奇迹”。

  戏里《立秋》用诚信自强打动观众

  话剧《立秋》是一部演绎“诚信”的故事:山西丰德“票号”马洪翰家族在民国初年时局动荡时,面临生死考验,依然坚持自强不息、诚信为本的精神操守,散尽万贯家财,挽留信誉。 

  《立秋》的出品人、山西省话剧院院长贾茂盛介绍说,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立秋》在全国巡回演出了近百场,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建设银行河南分行、华夏银行湖北分行、陕西的房地产公司等单位纷纷包场,鼓励员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

  一名武汉的观众在给剧组的信中写道,“看完《立秋》,我心潮澎湃。《立秋》中讲的是百年前传统的金融业‘票号’遭遇到外国现代银行业的严重威胁,其实就是一场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立秋》折射的那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敬业、诚信的商业精神,鼓励着我积极面对金融危机。”

    记者了解到,在海峡两岸的巡演中,各地观众使用最多的词是“震撼”和“感动”,激发最强烈的共鸣是“诚信”,引发更多的是“思考”。在江苏常州,常州移动分公司组织员工看过《立秋》后,把其所体现的晋商精神和本企业精神融为一体,他们把“做人、做事、做企业,勤奋、敬业、树诚信”做成宣传海报张贴在所有的营业厅里。在南京,九家知名企业联名发起“守善在诚、至臻为信”的诚信公约签名倡导活动,其目的就是要把《立秋》所传承的诚信为本的基本价值观发扬光大。

  在台湾演出时,故宫博物院做讲解义工的曾女士,第一天看完演出后非常激动,第二天又专程带着家人前来。她认为:“目前岛内民众对诚信政治、诚信经济、诚信道德的渴望与日俱增,这部戏所弘扬的精神正好符合民众的心理。”

  戏外《立秋》用忘我敬业打动演员

  话剧《立秋》问世以来好评如潮,在屡创高票房收入记录的同时,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几乎囊括所有国家级重大艺术奖项:2005年度-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奖”、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大奖”和“观众最喜爱剧目奖”、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特等戏剧奖、第九届中国戏剧节“首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第五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等。

  众多奖项的背后,鲜为人知的是,《立秋》一剧诞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创剧之初,为了使《立秋》取得最佳效果,贾茂盛三顾茅庐,邀请我国著名导演陈颙担任本剧导演。陈颙为对方真诚所感动,在75岁高龄时,以忘我的工作状态投入工作。

  令全体创作人员悲痛的是,在完成连排即将进行舞台合成的当天下午,陈颙由于操劳过度、心力交瘁,在《立秋》座谈会上讲述自己思路时猝然离世,倒在了心爱的岗位上。《立秋》成为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的绝世遗作。

  而让大家深为感动的是,陈颙的学生查明哲导演为完成恩师遗愿,毅然担起重任。在7天时间内,把一部自己完全陌生的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大型多场景历史剧完成了合成,搬上了舞台,《立秋》得以如期上演。

  《立秋》为何叫好叫座长演不衰

  《立秋》所弘扬的诚信做人,勤奋敬业的精神,真正走进了观众的心里。这样一部出自地方院团、没有名角参演的话剧何以叫好又叫座?

  《立秋》首先从重视艺术规律方面花了心思。山西省文化厅副厅长窦明生说:“部分观众在听到‘主旋律’作品时不屑一顾,甚至反感,原因是有些‘主旋律’作品为说教而说教,人性化的东西少了点,脸谱化的东西多了点,急功近利的思想多了点,所以老百姓不买账。主旋律作品更要重视艺术规律,应当寓教于乐,出老百姓爱看的精品。”

  据《立秋》剧组介绍,围绕《立秋》创作,从2002年11月7日初稿问世,到2004年最终定稿,国内知名专家艺术家反复论证,9易其稿,反复推敲能使观众情动于衷的情节,使得《立秋》凝重大气,好看耐看,成为传得开、打得响、留得下的精品剧目。

  为了取得观众满意的效果,《立秋》还着重树立观众意识。《立秋》的每一场演出都十分注重剧场效果和观众反应,把观众来信和网上的建议作为进一步修改的参考依据。

  《立秋》同样注意树立市场意识。贾茂盛告诉记者:“《立秋》与全国各地多家演艺中介机构合作,通过让文艺和旅游携手等一系列品牌推介活动,让群众乐意自己买票去看。”

  更为难得的是,《立秋》不仅只注重经济效益,还采用了用商业演出的收入来补充优惠场的做法。《立秋》既有面对企事业单位的包场,也有针对青年学生的校园优惠场,还有针对低收入人群的特惠场,有针对子弟兵和家乡父老的慰问场,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