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记者李亚红)在北京一家家乐福超市的收银台前,赵大妈后悔“出门没带个袋子”,结账后她招呼等在一旁的老伴一起用手拿着刚买的食品离开。在一年前,所有超市都会用免费塑料袋帮顾客把所购物品装好以便提拿。和很多中国普通人一样,赵大妈的环保意识源于中国政府颁布的“限塑令”。
2008年6月1日,中国开始禁止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无偿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这一措施被称为“限塑令”,一年来逐渐得到多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30多岁的陈先生带着布制购物袋进入超市,他笑着说:“现在习惯了,出门时自带袋子就行了。”多数受访者认为,尽量少用塑料袋当然不单是那点钱的问题,更有关环保。陈先生还说:“‘限塑令’出台前,如果去超市时自带购物袋总觉得有作秀的嫌疑,自己都不太好意思,但现在不一样了。”
很多中国人都经历了这种观念转变,和陈先生一样开始自备购物袋。记者在北京中心地段的某家乐福超市出口处统计,100位顾客中有24人购买塑料袋,大多数人自备购物袋。问到塑料袋的使用量,家乐福超市的多名收银员表示未作精确统计,但“肯定少了很多”。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沃尔玛超市在中国的106家门店塑料袋的使用量平均减少了80%以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超市零售行业塑料袋使用率平均下降66%,一年里塑料袋消耗减少近400亿个。
这些节约的塑料袋加在一起,每年可减少塑料消耗27万吨以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算了一笔账:消费者一年少用的塑料袋,相当于节约石油160万吨。
大多数人都表示理解旨在保护环境的“限塑令”,但这一政策在执行中仍有纰漏。在农贸市场和社区小卖部里,由于缺乏监管,很多店主仍然为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袋。北京一家水果店的老板说:“如果不提供塑料袋就不方便,顾客很可能不买啊。”但家乐福超市收银员张楠不同意这种说法。
张楠认为,不用塑料袋其实并没有那么难,“刚开始大家可能不适应,时间一长会习惯的”。现在,沃尔玛和家乐福等超市提倡顾客用可以多次使用的“彩印购物袋”。家乐福的每个收款台前都写着“环保时‘袋’,绿色生活”。
环保人士认为,塑料袋的流行和中国快速现代化的进程有关,快餐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需要方便快捷的产品来满足生活中的需要。
过去30年中,一次性筷子像塑料袋一样,已经成了紧张忙碌的都市生活里不可缺少的产品,目前有多家社团发起了让一次性筷子从餐桌消失的活动,北京的1000多家餐厅承诺不再使用一次性筷子。
中国政府也认识到环保的重要,大力开发清洁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开始对购买高效节能家用电器等产品的消费者给予财政补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通过补贴鼓励购买节能产品的措施,一年将节约用电750亿千瓦时,相当于少建15个百万千瓦级的燃煤电厂。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公布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有2100亿元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约占全部投入的5.25%。
中国政府还用有感召力的北京奥运会冠军做广告,奥运冠军们倡议节能节水和垃圾分类回收,希望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形成节能环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