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角巴东主:藏文化得到了充分的保护与发展

时间:2009-03-06 12:1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3月6日电(记者钱荣)“以我多年来对藏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对《格萨尔》史诗的研究经历看,近50年来,藏文化得到了充分保护与发展。”青海省《格萨尔》史诗研究所所长角巴东主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日发表的《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指出,50年沧桑巨变,西藏经历了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光辉历程。当前,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民生改善、民族团结、政通人和,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角巴东主说:“对此我深有感触,我出生于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一个普通牧民家庭,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青海民族学院,成为了海南藏族自治州的第一个藏族大学生,如果是在旧社会,我可能连上小学的机会都没有。”

   1981年从青海民族学院藏语系毕业后,角巴东主曾当过教师、共和县副县长。由于精通藏汉双语,1986年他被调入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从事《格萨尔》研究。

  “作为一名藏族文化研究者,这些年来,我充分感受到了国家对藏文化保护的重视,50年来,藏文化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角巴东主说,以《格萨尔》的抢救和保护为例,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青海省就在国家的支持下率先组织了200多人的《格萨尔》普查队,对其流传的主要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普查和抢救工作。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内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对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上个世纪80年代初,国家将《格萨尔》的抢救与整理列为重点科研项目,设立了专门机构、拨专款进行研究与保护。目前,藏学界也已经形成了一支近百人的格萨尔研究学者队伍。

  多年来,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人力在农牧区四处寻找说唱《格萨尔》的民间艺人,截至目前,共发现《格萨尔》说唱艺人140多名。2005年,《格萨尔》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一批格萨尔说唱艺人也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这在《格萨尔》研究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角巴东主说,在旧社会,《格萨尔》说唱艺人的地位很低,绝大多数人家境贫困、生活艰难,不得不四处流浪,卖艺为生。但是现在他们不仅深受藏区群众的欢迎,而且被各地政府视为重点保护的艺术人才。

  今年74岁的著名《格萨尔》说唱艺人才让旺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经靠流浪卖艺糊口的他现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不仅是青海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荣誉主席,还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

  同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说唱艺人达哇扎巴,19岁便被破格安排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群众艺术馆说唱《格萨尔》,当地政府还专门安排人员对达哇扎巴的说唱录音进行整理编纂。

  角巴东主说,除了才让旺堆和达哇扎巴,在藏区,很多说唱艺人都得到了政府的帮助,不仅被安排了公职,一些艺人还被授予了“民族文学说唱家”“《格萨尔》说唱家”等荣誉称号,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尊重。

  “其实《格萨尔》只是50年来国家致力于藏文化保护的一个例子。目前,藏族很多民间传统艺术,如藏族歌舞、唐卡绘画和藏医药等都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如此,藏区的一大批佛教古寺也得到了妥善保护与维修,仅青海省,近年来国家投入的维修经费就超过1亿元。”角巴东主说,“如今的藏文化不仅走向了世界,而且在保护中不断传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台湾新闻 两岸新闻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