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时政 | 本网快讯 | 两岸 | 国际 | 港澳侨 | 热点新闻 | 大陆纵览 | 社会 | 财经 | 教育 | 军事 | 科技 | 传媒 | 奇闻趣事 | 新闻发布会 | 新闻人物

我的亲历:一位农民的四次身份之变

时间:2008-11-11 10:4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11月11日电(记者晏国政)初次见面,山西省祁县古县镇闫漫村农民闫维耀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吸引记者的不止是名片正面印着的金黄色酥梨图标,还有他的四个身份:山西省青年农村经纪人协会会员、祁县古县镇酥梨协会会长、祁县耀华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县耀华果业合作社理事长。

  到底这四个身份背后蕴藏着什么样的故事?采访完闫维耀,记者感到,这位农民的四次身份之变,恰恰体现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我国农民在与市场搏击中既艰辛又使人欣慰的历程。

  以乔家大院闻名于世的祁县有着经商的传统。生于1973年的闫维耀的祖辈也是世代经商,其父亲是当地供销社的一员。“在这种氛围下,我从小就喜欢倒腾买卖。”闫维耀说。

  闫维耀无疑具有良好的经商天赋。从小学开始,他便在同学们中间倒卖薄荷片、冰棍等物品。1990年初中辍学的闫维耀把目光对准了当地十分丰富的水果资源。“我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筐子,走村窜巷收购农民的梨、柿子等水果,然后拉到县城里去卖。”

  此后的闫维耀一发不可收拾。1991年他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1994年换成了机动三轮车,1996年又换成农用车。随着经商工具的不断更新,闫维耀的经商区域也由县城祁县,扩大到省城太原,进而扩展到大同、长治等山西其他城市。

  而在这时,祁县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酥梨种植也已渐成气候,闫维耀便专门做起了酥梨经销的生意。“1995年前后,长治市场上90%的梨都是经我手批发出去的。在我的带动下,祁县、平遥的果商都去了长治,于是我就当上了农民经纪人。”闫维耀说。

  当上农民经纪人的闫维耀开始琢磨全国乃至国外的市场。经过前期摸索,他在2000年前后成功将祁县酥梨带进广州市场。2001年,28岁的闫维耀荣获“全省优秀青年农村经纪人”称号。

  同一年,闫维耀参加了一次被他称为“改变命运”的活动--由团中央组织的“首届青年农民超市行”。闫维耀背着四箱祁县酥梨随团来到深圳。活动期间,他逢人就递名片、送酥梨、发资料,寻找经销北方水果的代理商,但收效甚微。一无所获的闫维耀并不甘心,直到离开深圳前的半小时,他还在忙着推销。终于,他打动了一个深圳的果品出口商。他们达成协议,由这家出口商将祁县酥梨代理销往东南亚地区。祁县酥梨就这样走出了国门。

  就在这时,单个农户的小生产与农产品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祁县古县镇的酥梨也出现了卖难问题。在此背景下,古县镇在2002年成立了酥梨协会。由于善管理、懂市场,闫维耀被果农们一致推选为会长。古县镇酥梨的销量也很快由起初的每年几十万公斤,发展到年销售1亿多公斤,农民卖果难问题彻底解决。

  闫维耀的经商路此时仍在继续。在与市场的博弈中,他有了扩大经营规模的需求。2005年,闫维耀筹措50万元资金申请注册了祁县耀华果业有限公司,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300余人,组织大型货车60余辆,进一步拓宽市场。

  经过多年的市场磨砺后,闫维耀渐渐发现,单枪匹马的力量太薄弱,果农利益被侵害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一个人搞收购、跑市场,受了很多委屈,也走了不少弯路;果农在遇到困难时,也没人替他们出头。”闫维耀说。

  是该找个“娘家”了。令闫维耀感到高兴的是,山西各级政府部门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正在鼓励农民探索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来解决上述难题。于是,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扶持下,闫维耀联合了九个伙伴于2006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了祁县耀华果业合作社。闫维耀说:“有了合作社就等于有了娘家,果农们的力量就大了。”

  闫维耀说,合作社为果农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服务,指导果农按照标准化、无公害产品的要求生产,同时为客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以闫维耀为理事长的耀华果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678人,除了祁县,还辐射带动附近的平遥、文水等地农民;注册资金由当初的3万元增加到600万元;果农生产的酥梨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去年合作社社员每户平均增收在1万元以上……

  闫维耀告诉记者,由于切实与社员结成了紧密的关系,目前合作社的发展前景非常好,一方面政府很支持,另一方面果农积极性高。他们正在建设一个集果品储藏、果农培训等为一体的祁县酥梨多功能集贸中心,以推动合作社进一步发展。

  在闫维耀名片的背面,还印着两行字:晋商诚信赢天下,服务农民我为先。闫维耀说:“农民在市场面前除了要有开拓意识,更要有合作精神。有了合作社这一载体,我们的利益就能得到很好的维护,闯市场的信心和能力会更强!”

编辑:王晓燕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