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浙江10月29日电(记者吕雪莉、张乐)浙江嘉兴余新镇农民余跃明的很多个周末是在镇图书馆度过的。在那里,他会先上上网,再借些书回家看。
余新镇是一个人口只有5万人的小镇。过去,镇上只有一个简陋的图书室,如今,一个规模很大的图书馆取代了过去的图书室,人们可以在那里享受借书、阅读、电子阅读、查询等所有现代化的服务。
2007年以来,浙江省嘉兴市着力构建以“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为主要特点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这种以市县级图书馆为中心,乡镇分馆为纽带,以村(社区)图书流动站和图书流动车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被业界誉为“嘉兴模式”。
城乡一体化 乡村全覆盖
嘉兴市副市长柴永强介绍,市政府在2004年发布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2007年发布的《嘉兴市打造城乡一体化先行地行动纲领》中,都对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尤其是乡镇分馆的建设进行了具体的规划。
规划明确指出,到2010年实现乡镇、村(社区)图书馆(室)的全覆盖;同时规划实现文献资源的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实行书刊借阅全市“一卡通”。
目前,嘉兴已基本建成以市图书馆为总馆、乡镇图书馆为分馆的城乡一体化体系,这种新型的乡镇图书馆覆盖了嘉兴市一半以上的乡镇,网络、业务、资源与市、县馆连为一体,可以与总馆实现异地借阅。
在嘉兴市图书馆余新分馆和王江泾分馆,记者看到,十几台电脑组成方阵,读者可以方便地查询和调阅全市图书馆的藏书,3万册定期更换流动的图书排满了高高的书架。
政府保投入 总馆管协调
如何确保乡镇图书馆建得起,转得动?嘉兴市政府采取了“三级投入”和“集中管理”的保障措施。即在市本级范围内,总分馆体系中的乡镇分馆建设和运营保障由市、区、乡镇三级政府共同投入,三级政府财政投入的乡镇图书馆运营经费,由作为总馆的市图书馆集中支配使用。
柴永强介绍,乡镇分馆一般建在乡镇文化中心或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内。每新建一个乡镇分馆,大概需要30万元,这笔钱由市、区、乡镇三级财政均摊,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补齐。在乡镇分馆建成进入正常运营阶段后,市、区、乡镇三级政府财政每年还将分别投入10万元,用于保障分馆的正常运营。
为了保证资源共享的真正实现,嘉兴市在总分馆体系内实现了文献资源由总馆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实现了文献资源的统一流通、统一检索、通借通还。为此,市图书馆组建了统一的采编中心,开发了统一的检索系统,建立了物流传递系统。全市总分馆体系中的文献资源,至少每三个月通过流动更新一次。同时,在总分馆体系内还建设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实现书目检索、数字资源的共享。
功能多元化 文化促和谐
如今,覆盖全市城乡的图书馆不仅提供文献资源,还提供活动。总馆的“南湖大讲堂”已经成为嘉兴知名的品牌文化活动。总馆每年至少策划组织一次所有分馆参与的区域性读者活动,分馆每年至少独立组织一次读者活动。
嘉兴还把乡镇分馆建设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基层点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共享工程丰富乡镇分馆的数字资源。积极开展面向青少年的服务和活动,让乡镇分馆成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课外基地。
只有服务环境优美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居民走进图书馆。如今,各乡镇分馆均设置统一的标志识别系统。馆内配备空调、远程监控、自助存包等设备。馆内布置强调人性化、便捷化、舒适化,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增强了吸引力。同时,服务时间也相应延长。人口密集度较高的乡镇分馆全年365天开放,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
为最大可能地体现公益性原则,总分馆体系内的所有图书馆实现免费办证、免费借阅、免费查询、免费上网(局域网)、免费参加活动。
统计显示,嘉兴的探索得到了城乡居民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认可。仅以南湖区余新分馆、秀洲区王江泾分馆为例,开馆一年来,每个分馆日均读者量近400人次,外借图书达5万余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