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氏皮影第6代传人路海先生正在为记者演示《下南唐》一剧中道人于洪的出场
中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黎政祥 实习记者金建军 通讯员詹京建)4月24日记者从北京门头沟区博物馆了解到,400多件积淀了200多年历史的中国西路皮影文物,于日前在门头沟区博物馆开始修复,修复工作将在8月底前完成。
据了解,这些修复中的皮影道具都是北京西路皮影艺术的代表作,西路皮影是中国皮影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流传于门头沟区的西路皮影是在明正德年间,由兰州传入门头沟下苇甸和一山之隔的昌平峰山村,由此,再传入北京,传入河北栾州、又流传到海外的法兰西。门头沟区博物馆馆长谭勇说,此次修复工作由区文委聘请北京西路皮影传人路家班的皮影老师指导,工作分两期进行,一期是清理和科学保存,二期为历史资料整理。这400件皮影文物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清康乾时期的残旧、破损皮影道具。
下苇甸皮影戏的制作原料为白驴皮,影人一般高一尺二寸左右,宽约三寸。其特点是刻工精细、颜色鲜明,古朴精致,玲珑剔透。下苇甸皮影演出时是照本演出,其剧目主要有《混妖盆》、《狄青平南》、《赵匡胤下南唐》、《黑风山》、《血水河》、《大团山》等,内容多是商周神话、宋朝故事等。这些剧目以连本剧为主,单本剧为辅。下苇甸皮影戏演唱的音乐,主要以京西涧沟一带的大秧歌戏与海淀区北安河一带的北京琴书的结合为特色,其曲调高亢,娓娓动听,俗称“影戏琴腔”。乐器主要有:四弦、三弦、板琴、笛子、唢呐、鈸锣、笨鼓、板鼓、铜铛等。其角色也分生、旦、净、末、丑,唱腔分“东、西、南、北、座、俏、佳、人、扭、也、出、房、来”十三道大辙,唱词也基本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念白也带韵味。
下苇甸的皮影戏历史源远流长。据本村老艺人李茂金(1913年生)回忆,这村的皮影戏,是从兰州来的几位流浪艺人经过这里,住了些日子,将此技传给本村的。几年前,有关专家将下苇甸皮影鉴定为清康乾时期遗物。由此可知,下苇甸皮影最迟在明末清初就已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