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2月20日电 题:空降兵战士高明亮一马当先抗雪灾
作者 徐汇东 刘圣德 赵启洪
春节期间,空降兵某炮团300名官兵在湖北省通山县太平山上鏖战4昼夜,圆满完成抢修500千伏咸梦线倒塌铁塔任务。而今,太平山冰雪渐渐消融,但一名普通战士的抗灾故事却一直传颂。他,就是空降兵某炮团一连班长、三级士官高明亮。
500千伏咸梦线负载着三峡电外送、南北水火电互补的重要任务。通山段贯穿鄂南太平山山脉,海拔1329米。矗立在顶峰的128号电塔,是损毁最严重、抢修最困难、任务最艰巨的地段。
2月8日,高明亮主动向连里请战,要求承担向128号电塔搬运新塔材的任务。这天一大早,他带8名战士抬起一根8米长、250多公斤重的钢梁,亦步亦趋地踏上进山的羊肠小道。弯急、路窄、冰厚、雪多、地滑,途中还有3个近70度的陡坡,被当地山民们称之为“鬼见愁”,别说抬重物上山,就是徒手也举步维艰。电力公司曾想出资1500元,雇人把这根钢梁运上山,问了一圈大家都摇头。看到连领导有点担心,高明亮胸脯一挺,立了“军令状”:“指导员,如果我们的脊梁都不硬,来这里干嘛?这个任务我们班包了!”
坡陡难爬,他带领全班战士想尽一切办法,有的跪在地上,有的把绳子绑在身上,有的弯腰俯背,采取前面用绳拖、中间用杠抬、后面协力推的办法,一步一步地往上移。到了半山腰的第二个陡坡,险情发生了!突然,拇指粗的麻绳被磨断,笨重的钢梁一下子顺着冰面滑下来,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一条长龙般正在搬运配件的其它官兵,滑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大家都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呆了。“小心……”处在钢梁最下端的高明亮大喝一声,猛地推开身边战友闫瑞亮,一个箭步冲上去,猛扑在钢梁下端,钢梁的惯性推着他快速往下溜,在这危急时刻,高明亮用脚死死抵住路边的竹根,挺着胸膛把钢梁死死地摁在了地上。排除险情后,战友们发现,高明亮的前胸被尖锐的钢梁划开了一道口子,鲜血渗透了迷彩服。
天气寒冷,加上过度的劳累,高明亮得了重感冒,头晕脑胀,浑身软绵绵的没有力气。他没吭一声,继续咬牙坚持着。他想,这个时候退出来,就等于在战场上当了逃兵。2月9日下午3时,在搬运配件途中,他突然晕倒在了雪地里。随队军医一查体温,高烧39.8度,在山上紧急输液,他才缓了过来。第二天,连里安排他留后,可是部队刚带到作业点,他就气喘吁吁地赶上来了,坚决要求继续跟部队行动,直到天擦黑了才下山。
10日下午5时30分,救灾分队将最后一批配件运至山顶后返回,正准备回撤,但在始发点的一堆积雪中发现了一块10多斤重的建塔配件。开始作业时,电力工人就反复说:每块配件都很重要,任何一个小铁块都不能丢失,否则铁塔就立不起来。把这个配件送到5公里远的山顶,需要1个多小时。天色渐晚,路面结冰,劳累一天的官兵都已极度疲惫。怎么办?高明亮站了出来,夺过铁块就往山上跑去。
2个小时过去,天已经黑了,高明亮还没回来。会不会出事?大家正在担心,白茫茫的雪野里出现一个人影,战友们走近一看,都吃了一惊:只见他浑身是泥,脚上穿着一只鞋,手里拎提着一只鞋,在冰天雪地里一瘸一拐地走了回来。
原来,高明亮跑到半山腰摔了一跤,铁块滑落到50多米深的山沟里,他顺着踪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40多分钟才把它找了回来,一只鞋的底子也被树桩挂掉了,他只好穿着袜子把铁块送到山顶。
抗灾第二天,很多战友就脚打了泡,磨破了肩,个个疲惫不堪。堆积如山的20多吨钢铁配件,仍然摆在大家面前。
作为一个老兵,高明亮随部队先后参加过98’抗洪、99’抗洪和抗击“非典”,深知军心士气对于鼓舞官兵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重要性。他灵机一动,编了一首《抗冰救灾突击队队歌》,一边搬运物资,一边带领全连官兵传唱。一时间,雪海茫茫的崇山峻岭间响起了激昂奔放的歌声、号子声,虽然山路越走越泥泞,但大伙却越干越带劲。